本篇收集了荀子的学生平时所记下的荀子言论,因为这些言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难以用某一词语来概括,而这些言论从总体上来看大都比较概括简要,可以反映出荀子思想的大概,所以编者把它总题为“大略”。本篇论述最多的是荀子“隆礼尊贤”的思想及各种礼节仪式,其他如“仁义”、“重法爱民”、“义”与“利”的关系以及教育、修养、学习、交友等内容均有涉及,且颇多警策妙语,可与《论语》媲美。
【原文】
大略: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译文〕
要略:
统治人民的君主,崇尚礼义尊重贤人就能称王天下,注重法治爱护人民就能称霸诸侯,贪图财利多搞欺诈就会危险。
【原文】
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天子外屏<1>,诸侯内屏,礼也。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
〔注释〕
<1>屏:照壁,对着门的小墙。
〔译文〕
“想要接近那四旁,那就不如在中央。”所以称王天下的君主一定住在天下的中心地区,这是一种礼制。天子将照壁设在门外,诸侯将照壁设在门内,这是一种礼制。把照壁设在门外,是不想让里面看见外面;把照壁设在门内,是不想让外面看见里面。
【原文】
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颠倒衣裳而走,礼也。诗曰<1>:“颠之倒之,自公召之”天子召诸侯,诸侯辇舆就马<2>,礼也。诗曰<3>:“我出我舆,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注释〕
<1>引诗见《诗·齐风·东方未明》。 <2>辇[niǎn 音捻]:拉(车),这里是使人拉的意思。诸侯辇舆就马:诸侯去见天子虽可乘车,但也必须抓紧时间,所以让人拉着车子去靠近马,以便加快套车的速度。 <3>引诗见《诗·小雅·出车》。
〔译文〕
诸侯召见他的臣子时,臣子不等驾好车,没把衣裳穿整齐就跑,这是一种礼制。《诗》云:“颠倒歪斜穿衣裙,因人召我来自君。”天子召见诸侯的时候,诸侯让人拉着车子去靠近马,这是一种礼制。《诗》云:“我把我车往外拉,到那牧地把车驾。有人来自天子处,叫我快来就出发。”
【原文】
天子山冕,诸侯玄冠,大夫裨冕<1>,士韦弁<2>,礼也。
〔注释〕
<1>裨[pí 音皮]:一种显示地位低卑的礼服,诸侯卿大夫觐见天子时所穿。 <2>士:官名,地位次于大夫。 韦弁:古冠名,熟皮制成,颜色如爵弁而呈暗红,形如皮弁。
〔译文〕
天子穿画有山形图案的礼服、戴礼帽,诸侯穿黑色的礼服、戴礼帽,大夫穿裨衣、戴礼帽,士戴熟皮制的暗红色帽子,这是一种礼制。
【原文】
天子御珽<1>,诸侯御荼<2>,大夫服笏<3>,礼也。
〔注释〕
<1>御:用。古代把君主使用称为御。 珽[tǐng 音挺]:古代帝王所执的大型玉版,长三尺,上部削尖呈椎形,下部宽而呈方形,用作为信符。 <2>荼[shū 音舒]:玉版,上端呈圆形,下部呈方形。 <3>服:用。 笏[hù 音互]:古时大臣朝见君主时手中所拿的记事用的手板。大夫用的笏以斑竹制成,诸侯用的以象牙制成。
〔译文〕
天子使用上端呈椎形的大玉版,诸侯使用上端呈圆形的玉版,大夫使用斑竹制的手版,这是一种礼制。
【原文】
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
〔译文〕
天子用雕有花纹的弓,诸侯用红色的弓,大夫用黑色的弓,这是一种礼制。
【原文】
诸侯相见,卿为介<1>,以其教士毕行<2>,使仁居守。
〔注释〕
<1>卿:天子及诸侯所设置的高级官员,其地位低于君主而高于其他大臣,分上、中、下三级。 介:副手,介绍人,传宾主之言的人。 <2>士:《集解》作“出”,据《大戴礼记·虞戴德》改。
〔译文〕
诸侯互相会见的时候,卿做介绍人,使自己那些受过礼仪教育的士人全部前往,让仁厚的人留守。
【原文】
聘人以圭<1>,问士以璧<2>,召人以瑗<3>,绝人以玦<4>,反绝以环<5>。
〔注释〕
<1>聘: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叫“聘”。 圭:同“珪”,用作信符的玉器,上部呈圆形或尖锥形,下部呈方形。 <2>问:小规模的或不定期的“聘”叫做“问”。 士:通“事”。 璧:扁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其边阔比孔大一倍的叫“璧”。 <3>瑗[yuàn 音愿]:扁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其孔比边阔一倍的叫“瑗”。“瑗”与“援”古音相近,“援”是拿过来、领来的意思,所以用瑗来召人。 <4>玦[jué 音决]:一种环形而有缺口的玉器。“玦”与“决”、“诀”同源,所以与人决裂、断绝用玦。 <5>反:通“返”,使…回来。环:扁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其边阔与孔大小一样的叫“环”。“环”与“还”同音,所以用它来反绝。
〔译文〕
派使者到诸侯国去问侯人用珪,去作国事访问用璧,召见人用瑷,与人断绝关系用瑗,召回被断绝关系的人用环。
【原文】
人主仁心设焉,知其役也,礼其尽也,故王者先仁而后礼,天施然也。
〔译文〕
君主要存立仁爱之心;智慧,是仁爱之心役使的东西;礼制,是仁爱之心的完备体现。所以称王天下的人首先讲究仁德,然后才讲究礼节,自然的安排就是这样。
【原文】
《聘礼》志曰<1>:“币厚则伤德,财侈则殄礼<2>。”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3>?诗曰<4>:“物其指矣<5>,唯其偕矣<6>。”不时宜<7>,不敬文,不驩欣<8>,虽指非礼也。
〔注释〕
<1>《聘礼》:《仪礼》中的篇名。此下引文大概引自古本《仪礼》。今本《仪礼·聘礼》记为:“多货则伤于德,币美则没礼。”与此文所引义同而辞异。 <2>殄[tiǎn 音忝]:灭绝。 <3>这两句是孔子的话,见《论语·阳货》。荀子引来重申《聘礼》之意,强调玉帛等物虽用作为礼品,但它们只是礼的次要方面,礼的主要方面是尊君治民,所以行礼时应该轻财而重德。玉帛:瑞玉和缣帛。古代祭祀、会盟时用的珍贵礼品。 <4>引诗见《诗·小雅·鱼丽》。荀子引此诗是为了进一步强调行礼时要注意轻财重德。 <5>指:通“旨”,味美。 <6>偕:通“谐”,和合,协调,指适合口味。 <7>交:当为“文”字之误<俞樾说>。 文:文采,花纹,引申指表现义的礼仪制度,如表示等级制度的车制、旗章、服饰、各种礼节仪式等等。《韩非子·解老》:“礼者,义之文也。” <8>驩:同“欢”。
〔译文〕
《聘礼》记载说:“礼物丰厚就会伤害德,财物奢侈就会吞没礼。”礼呀礼呀,难道只是指玉帛这些礼品吗?《诗》云:“各种食物味真美,因为它们合口味。”如果不与时节相适合,不恭敬有礼貌,不喜悦快乐,那么即使味道很美,也不合乎礼制。
【原文】
水行者表深,使人无陷;治民者表乱,使人无失,礼者,其表也。先王以礼义表天下之乱;今废礼者,是弃表也,故民迷惑而陷祸患,此刑罚之所以繁也。
〔译文〕
在水中跋涉的人用标志来表明深度,使人不致于陷入深水淹死;治理民众的人用标准来表明祸乱,使人不致于失误。礼制,就是这种标准,古代的圣明帝王用礼制来彰明天下的祸乱。现在废除礼制,这是在丢掉标准啊,所以民众迷惑而陷于祸乱。这就是刑罚繁多的原因。
【原文】
舜曰:“维予从欲而治<1>。”故礼之生,为贤人以下至庶民也,非为成圣也;然而亦所以成圣也,不学不成;尧学于君畴<2>,舜学于务成昭,禹学于西王国。
〔注释〕
<1>舜:即虞舜,见第三篇注。 维予从欲而治:《尚书·大禹谟》作“俾予从欲以治”,指皋陶彰明五刑来辅助五教,于是舜能随心所欲地来治理天下。荀子断章取义地引用此文,用来说明礼能使人成为圣人,掌握了礼就能“从欲而治”。 <2>尧:陶唐氏,名放勋,上古五帝之一,传说中的贤君。 君畴:一作尹寿,尧时人。
〔译文〕
舜说:“只有我能随心所欲地治理天下。”那礼制的制定,是为了贤人以及下面的群众的,并不是为了使人成为圣人,然而它也是使人成为圣人的一种工具。但是不向人学习是不能成为圣人的。尧曾向君畴学习,舜曾向务成昭学习,禹曾向西王国学习。
【原文】
五十不成丧,七十唯衰存<1>。
〔注释〕
<1>衰[cuī 音崔]:通“缞”,古代的丧服之一,是一种披在胸前的麻布条,宽四寸,长六寸。
〔译文〕
五十岁的人不需要全部做到守丧的礼节,七十岁的人只要丧服在身就行了。
【原文】
亲迎之礼<1>,父南向而立<2>,子北面而跪,醮而命之<3>:“往迎尔相,成我宗事,隆率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子曰:“诺!唯恐不能,敢忘命矣<4>!”
〔注释〕
<1>亲迎:古婚礼六礼之一,即新郎于预定的婚期之日穿上礼服亲自到女家去迎接新娘回家的礼节。 <2>乡(鄉):通“向(嚮)”。 <3>醮[jiǎo 音较]:古代用于婚礼的一种斟酒祭神的仪式。 <4>敢忘命矣:即“不敢忘命”。
〔译文〕
新郎亲自去迎接新娘的礼仪:父亲面向南站着,儿子面向北跪着,父亲一边斟酒祭神一边嘱咐儿子:“去迎接你的贤内助,完成我家传宗接代以祭祀宗庙的大事,好好带领她去恭敬地做你亡母的继承人,你的行动则要有常规。”儿子说:“是,我只怕没有能力做到,决不敢忘记您的嘱咐。”
【原文】
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1>,幼者慈焉,贱者惠焉。
〔注释〕
<1>弟[tì 音替]:同“悌”,弟弟敬爱兄长的一种道德规范。
〔译文〕
所谓德行,就是指奉行礼义。所谓礼义,就是对地位高贵的人要尊敬,对年老的人要孝顺,对年长的人要敬从,对年幼的人要慈爱,对卑贱的人要给予恩惠。
【原文】
赐予其宫室,犹用庆赏于国家也;忿怒其臣妾<1>,犹用刑罚于万民也。
〔注释〕
<1>臣妾:奴婢。古代的奴隶,男的叫臣,女的叫妾。
〔译文〕
在自己家庭内进行赏赐,应当像在国家中使用表彰赏赐一样;对自己的奴婢发怒,应当像对民众使用刑罚一样。
【原文】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视,道之以道而勿强。
〔译文〕
君子对于子女,疼爱他们而不表现在脸上,使唤他们而不露神色,用正确的道理来引导他们而不强迫他们接受。
【原文】
礼以顺人心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于人心者<1>,皆礼也。
〔注释〕
<1>亡[wú 音无]:通“无”。《礼经》:见第一篇注。
〔译文〕
礼以顺应人心为根基,所以在《礼经》上没有而能顺应人心的,都是礼。
【原文】
礼之大凡──事生,饰驩也,送死,饰哀也,军旅,施威也。
〔译文〕
礼仪的大致情况是:用于侍奉生者的,是为了润饰喜悦之情;用于葬送死者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悲哀之情;用于军队的,是为了装饰威武之势。
【原文】
亲亲、故故、庸庸、劳劳<1>,仁之杀也<2>;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其节,礼之序也。仁,爱也,故亲;义,理也,故行;礼,节也,故成。仁有里,义有门;仁、非其里而处之<3>,非仁也<4>;义,非其门而由之,非义也。推恩而不理<5>,不成仁;遂理而不敢,不成义;审节而不和<6>,不成礼;和而不发,不成乐。故曰:仁义礼乐,其致一也。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也;制礼反本成末<7>,然后礼也。三者皆通,然后道也。
〔注释〕
<1>庸:功劳。庸庸:以庸为庸,把功劳当作功劳来对待。前一字用作为意动词。<2>杀[shài 音晒]:等差。 <3>里:乡里,住处。这里与“门”一样,喻指礼制。处(處):原误作“虚”。 非其里而处之:指不遵守礼。 <4>非仁也:另作“非礼也”。 <5>理:道理,此指礼制道义之类。推恩而不理:指只有物质上的恩赐而不合乎礼义,如父子之间只有物质的供养而没有孝敬慈爱的道义。 <6>和:原误作“知”字。 <7>反:通“返”。本:根本,指仁义。末:末梢,指礼节仪式。
〔译文〕
亲近父母亲、热情对待老朋友、奖赏有功劳的人、慰劳付出劳力的人,这是仁方面的等级差别。尊崇身份贵重的人、尊敬官爵显赫的人、尊重有德才的人、敬爱年老的人、敬重年长的人,这是义方面的伦理。奉行这些仁义之道能恰如其分,就是礼的秩序。仁,就是爱人,所以能和人互相亲近,义,就是合乎道理,所以能够实行。礼,就是适度,所以能够成功。仁有安居之处,义有进出之门。仁,如果不是它应该安居的地方却去安顿在那里,就不是什么仁。义,如果不是它应该进出的门户而从那里进出,就不是什么义。施行恩惠而不合乎道理,就不成为仁;通达道理而不敢遵行,就不成为义;明白制度而不能使人们和睦协调,就不成为礼;和睦协调了而不抒发出来,就不成为乐。所以说:仁、义、礼、乐,它们要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君子根据义来处置仁,然后才有了仁;根据礼来奉行义,然后才有了义;制定礼时回头抓住它的根本原则从而再完成它的细节,然后才有了礼。这三者都精通了,然后才是正道。
【原文】
货财曰赙<1>,舆马曰赗<2>,衣服曰襚,玩好曰赠,玉贝曰唅。赙赗,所以佐生也,赠襚,所以送死也。送死不及柩尸,吊生不及悲哀,非礼也。故吉行五十,奔丧百里,赗赠及事,礼之大也。
〔注释〕
<1>赙[fù 音傅]:帮助别人办丧事而赠送的财物。 <2>赗[fèng 音奉]:帮助别人办丧事而赠送的车马。
〔译文〕
帮助别人办丧事而赠送的财物叫做赙,赠送的车马叫做赗,赠送的寿衣衾服叫做赗,赠送死者所玩赏嗜好的物品叫做赠,赠送的珠玉贝壳供死人含在口中的叫做唅。赙、赗,是用来帮助死者家属的;赠、禭,是用来葬送死者的。送别死者时不见到棺材里的尸体,哀悼死者而安慰其家属时不达到悲哀,是不合乎礼的。所以参加吉礼时一天走五十里,而奔丧时一天要跑一百里,帮助别人办丧事而赠送的东西一定要赶上丧事,这是礼节的大端啊。
【原文】
礼者,政之挽也<1>;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
〔注释〕
<1>挽:牵引,引申为引导。
〔译文〕
礼,是政治的指导原则。治理政事不按照礼,政策就不能实行。
【原文】
天子即位,上卿进曰<1>:“如之何忧之长也?能除患则为福,不能除患则为贼。”授天子一策<2>。中卿进曰:“配天而有下土者<3>,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4>,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举。患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授天子二策。下卿进曰:“敬戒无怠,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祸与福邻,莫知其门。豫哉豫哉!万民望之。”授天子三策。
〔注释〕
<1>上卿:依周朝的官制,宗周及诸侯都设置卿,分上、中、下三级,上卿是朝中最尊贵的大臣,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2>策:通“册”,成编的竹简。此指写有上述文字的册书。 <3>配天而有下土者:指天子。古人以君权为神授,天子被看作为天帝的儿子,所以说他“配天”。 <4>接:通“捷”,敏捷(杨倞说)。
〔译文〕
天子刚登上帝位时,上卿走上前说:“忧虑这样深长,您怎么办呢?能够除去祸患就有幸福,不能除去祸患就会受害。”说完就把第一篇册书交给天子。中卿走上前说:“和上天相配而拥有天下土地的人,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要考虑到那事情,在祸患来到之前就要考虑到祸患。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考虑到那事情,这叫做敏捷;能够敏捷,那么事情就会圆满成功。在祸患来到之前就考虑到祸患,这叫做预先准备;能够预先准备,那么祸患就不会发生。事情发生以后才加以考虑的叫做落后;落后了,那么事情就办不成。祸患来了以后才加以考虑的叫做困厄;困厄了,那么祸患就不能抵挡了。”说完就把第二篇册书交给天子。下卿走上前说:“慎重戒备而不要懈怠!庆贺的人还在大堂上,吊丧的人已到了大门口。灾祸和幸福紧靠着,没有人知道它们产生的地方。要预先准备啊!要预先准备啊!亿万人民都仰望着您。”说完就把第三篇册书交给天子。
【原文】
禹见耕者耦,立而式<1>,过十室之邑,必下。
〔注释〕
<1>式:通“轼”,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叫“轼”,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低头表示敬意。
〔译文〕
禹看见耕地的人两人并肩耕作,就站起来扶着车厢前的横木;经过十来户人家的小镇,一定下车。
【原文】
杀大蚤<1>,朝大晚,非礼也。治民不以礼,动斯陷矣。
〔注释〕
<1>杀:指猎取禽兽,一说当作“祭”。 大[tài 音态]:同“太”。蚤:通“早”。
〔译文〕
猎取禽兽太早,上朝太晚,不合乎礼。治理民众不根据礼,一动就会失足。
【原文】
平衡曰拜<1>,下衡曰稽首<2>,至地曰稽颡<3>。
〔注释〕
<1>平衡:本指衡器两端重量相等而秤杆处于水平状态,此指弯腰后头与腰像秤杆平衡时一样呈水平状态。 拜:两手相拱抵头弯腰以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即后世之作揖。 <2>稽[qǐ 音起]首:古代跪拜礼的一种,跪下后两手相拱拜至地,低头至手。一说低头至地。 <3>颡[sǎng 有磉]:额。 稽颡:古代跪拜礼的一种,跪下后两手拜至地,低头使前额着地。
〔译文〕
弯腰后头与腰相平叫做拜,头比腰低叫做稽首,头着地叫做稽颡。
【原文】
大夫之臣,拜不稽首,非尊家臣也,所以辟君也<1>。
〔注释〕
<1>辟[bì 音避]:通“避”。
〔译文〕
大夫的家臣对大夫只拜而不稽首,这不是为了提高家臣的地位,而是避免大夫和国君在礼节等级上的相同。
【原文】
一命齿于乡<1>,再命齿于族,三命族人虽七十不敢先。
〔注释〕
<1>这一章指乡内以射选士前饮酒时的礼仪(参见《礼记·祭义》郑注)。 一命:命,官爵等级。周代的官爵分为九个等级,称九命。一命是最低一级的官,包括公爵、侯爵、伯爵属下的士和子爵、男爵属下的大夫。再命(二命)包括公、侯、伯的大夫和子、男的卿。三命包括公、侯、伯的卿。见《周礼·春官·典命》。
齿:按年龄大小排列次序。乡:古代行政区域单位,周代以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一乡。〔译文〕
在乡内饮酒时,一级官员和乡里的人按照年龄大小来排列位次;二级官员和同宗族的人按年龄大小来排列位次;至于三级官员,那么同宗族的人即使七十岁了,也不敢排在他前面。
【原文】
上大夫<1>,中大夫,下大夫。
〔注释〕
<1>大[dài 音代]夫:古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官分卿、大夫、士三等,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级。
〔译文〕
大夫分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原文】
吉事尚尊,丧事尚亲。
〔译文〕
在吉庆的事中官位高的人位次在前,在丧事中与死者关系亲近的人位次在前。
【原文】
聘<1>,问也。享<2>,献也。私觌<3>,私见也。
〔注释〕
<1>聘: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叫“聘”。 <2>享:供献,把礼品献给天子、诸侯。 <3>私觌[dí 音敌]:奉命出使外国而以私人身分见所在国国君。觌:见,相见。
〔译文〕
聘,就是问候。享,就是进献。私觌,就是私下会见。
【原文】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1>。朝廷之美,济济鎗鎗<2>。
〔注释〕
<1>穆穆:温和的样子。皇皇:堂堂正正,形容光明正大。 <2>济济:[jǐ 音己]:形容威仪隆盛的样子。 鎗鎗:《礼记·少仪》作“翔翔”,通“跄跄”,形容行走有节奏的样子。古人形容威仪常用“济济跄跄”,如《诗·小雅·楚茨》:“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诗·大雅·公刘》:“跄跄济济,俾筵俾几。”《礼记·玉藻》:“朝廷济济翔翔。”
〔译文〕
形容说话的美好,就说“穆穆皇皇”。形容朝廷的美好,就说“济济跄跄”。
【原文】
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1>,有亡而无疾,有怨而无怒。
〔注释〕
<1>讪[shàn 音扇]:诽谤。
〔译文〕
给人当臣子的,只能规劝而不能毁谤,只能出走而不能憎恨,只能埋怨而不能发怒。
【原文】
君于大夫,三问其疾,三临其丧<1>;于士,一问,一临。诸侯非问疾吊丧不之臣之家。
〔注释〕
<1>临[lìn 音吝]:吊丧,到死人家里祭奠死者。
〔译文〕
君主对于大夫,在他生病时去慰问三次,在他死后去祭奠三次;对于士,慰问一次,祭奠一次。诸侯如果不是探望疾病、祭奠死者,不到臣子的家里。
【原文】
既葬,君若父之友食之<1>则食矣,不辟梁肉<2>,有醴酒则辞<3>。
〔注释〕
<1>若:或。 食[sì 音饲]:通“饲”,给…吃。 <2>辟[bì 音避]:通“避”。 <3>醴:甜酒。此章又见于《礼记·丧大记》。按古代的礼制,为父母守丧期间不能吃肉喝酒,但若有尊贵的人请自己吃,可以破例吃肉,但由于喝了酒会使脸色改变,所以不可通融。
〔译文〕
父亲或母亲已经埋葬以后,君主或者父亲的朋友让自己吃饭,就可以吃了,不回避米饭肉食,但有酒就要谢辞。
【原文】
寝不踰庙<1>,燕衣不踰祭服<2>,礼也。
〔注释〕
<1>寝、庙:古代宗庙分两部分,后面停放神主牌和放置祖先遗物的房屋叫“寝”,也称“北堂”,前面举行祭祀的殿堂叫“庙”,庙有东西厢房,寝没有厢房。一说“寝”指寝宫、卧室,“庙”指宗庙。 <2>燕:《集解》作“设”,当为“”字之残误,今据《礼记·王制》改。 燕:通“宴”。燕衣:参加燕礼<敬老宴饮之礼>时穿的衣服。一说指帝王退朝闲居时穿的衣服。
〔译文〕
寝殿的规模不能超过庙堂,参加燕礼所穿的衣服不能超过祭祀所穿的礼服,这是一种礼制。
【原文】
易之咸<1>,见夫妇<2>。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3>。咸,感也<4>,以高下下<5>,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
〔注释〕
<1>《易》:《周易》,是儒家的重要经典。“易”是变易的意思,其内容主要是通过象征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的八卦来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相传伏羲作八卦,周文王发挥为六十四卦而成《周易》。 《咸》:六十四卦中的一卦。 <2>见[xiàn 音现]:同“现”。 易之咸,见夫妇:易咸卦,艮在下,兑在上,艮为少男,兑为少女,所以说“见夫妇”。 其卦辞云:“亨。利贞。取女吉。”(意思是:“通顺。占问有利。娶媳妇吉利。”)更明确地揭示了卦形的含意。 <3>《周易·序卦》解释六十四卦顺序时论及《咸》卦时说:“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所以此文说夫妇之道是君臣、父子之本。 <4>“感”、“咸”字音相近,用“感”来解释“咸”,是一种声训。 <5>以高下下:使高的低于低的。《咸》的下面是艮卦,象征山,所以称之为“高”;上面是兑卦,象征泽,所以称之为“下”。《咸》卦将艮卦置于兑卦之下,所以说“以高下下”。下两句的道理与此相似。
〔译文〕
《易经》中的《咸》卦,显示了夫妻之道。夫妻之道,是不能不端正的,它是君臣、父子关系的根本。“咸”,就是感应的意思,它的符号是把高的置于低的之下,把男的置于女的之下,是柔和在上面而刚劲在下面。
【原文】
聘士之义,亲迎之道,重始也。
〔译文〕
聘请贤士的仪式,新郎亲自去迎接新娘的办法,都是注重开端。
【原文】
礼者,人之所履也<1>,失所履,必颠蹶陷溺<2>。所失微而其为乱大者,礼也。
〔注释〕
<1>履:此字含义双关。字面上表示踩,指立足;实表示履行,指遵照执行。又,古代“礼”、“履”同音,用“履”解释“礼”,是一种声训。 <2>颠蹶[jué 音决]陷溺:也含义双关,字面上表示跌倒陷落沉没,实表示受挫折陷于危难。
〔译文〕
礼,是人的立身之处。失去了立身之处,就一定会跌倒沉沦。稍微失去一点而造成的祸乱很大的东西,就是礼。
【原文】
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
〔译文〕
礼对于整饬国家,就像秤对于轻重一样,就像墨线对于曲直一样。所以人没有礼就不能生活,事情没有礼就不能办成,国家没有礼就不得安宁。
【原文】
君臣不得不尊<1>,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夫妇不得不驩,少者以长,老者以养。故天地生之<2>,圣人成之<3>。
〔注释〕
<1>此段原在“吉事尚尊,丧事尚亲”之后。 不得:指得不到君子的管理。 <2>之:指人。 天地生之:天地使人存活,指自然界供给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 <3>圣人成之:指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使人去掉兽性而成为真正的人。《孟子·滕文公上》说:“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这便是此文“圣人成之”的具体含义。
〔译文〕
君臣之间得不到君子的治理就不会有尊重,父子之间得不到君子的治理就不会亲近,兄弟之间得不到君子的治理就不会和顺,夫妻之间得不到君子的治理就不会欢乐。年幼的人靠了君子的治理而长大成人,年老的人靠了君子的治理而得到赡养。所以天地养育了人,圣人成就了人。
【原文】
和鸾<1>之声,步中武象,趋中韶护。君子听律习容而后出<2>。
〔注释〕
<1>和鸾:车上悬挂的铃铛。另作“和乐”。此下参见第十八篇注。 <2>出:《集解》作“士”,据《礼记·玉藻》改。
〔译文〕
车铃的声音,在车子慢行时合乎《武》、《象》的节奏,在车子奔驰时合乎《韶》、《护》的节奏。君子要听听走路时佩玉的声音是否合律,并练习好举止仪表然后才出门。
【原文】
霜降逆女<1>,冰泮杀止<2>,内<3>十日一御<4>。
〔注释〕
<1>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阴历的九月,在阳历的10月23日或24日。 逆:迎。 <2>《集解》无“止”,据《诗·召南·摽有梅》孔颖达《正义》所引孙卿之语补。 泮[pà4n 音判]:(冰)溶解,化开。杀:结束,收煞。 <3>内:正屋,引申指正妻。 <4>御: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称御,此指行房。十日一御:指天子对正妻所要尽到的夫妇之礼。天子妻妾嫔妃甚多,但对正妻至少要十日一御。参见《礼记·内则》。
〔译文〕
从霜降开始娶妻,到第二年河里的冰溶化时就停止婚娶。对正妻,十天同房一次。
【原文】
坐视膝,立视足,应对言语视面<1>。立视前六尺而大之,六六三十六,三丈六尺。
〔注释〕
<1>此章是指臣、子与君、父相见时的礼仪,可参见《仪礼·士相见礼》。这几句指相见时必须注意对方将会发生的动作。
〔译文〕
对方坐着,注视他的膝部;对方站着,注视他的脚;回答说话时,注视他的脸。对方站着时,在他前面六尺处注视他,而最远,六六三十六,在三丈六尺之处注视他。
【原文】
文貌情用,相为内外表里<1>。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注释〕
<1>此文可参见第十九篇。 文:文采,花纹,引申指表现义的礼仪制度,如表示等级制度的车制、旗章、服饰、各种礼节仪式等等。《韩非子·解老》:“礼者,义之文也。”
〔译文〕
礼仪容貌和感情作用互相构成内外表里的关系,这是适中的礼。善于思索叫做虑。
【原文】
礼者,本末相顺,终始相应。
〔译文〕
礼制,它的根本原则和具体细节互不抵触,人生终结的仪式与人生开始的仪式互相应合。
【原文】
礼者,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1>。
〔注释〕
<1>此文可参见第十九篇注。
〔译文〕
礼,把钱财物品作为工具,把尊贵与卑贱的区别作为礼仪制度,把享受的多少作为尊卑贵贱的差别。
【原文】
下臣事君以货,中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
〔译文〕
下等的臣子用财物来侍奉君主,中等的臣子用生命来侍奉君主,上等的臣子推荐人才来侍奉君主。
【原文】
易曰:“复自道,何其咎<1>?”《春秋》贤穆公<2>,以为能变也。
〔注释〕
<1>引文见《周易·小畜·初九》。 其:助词。 <2>《春秋》:见第一篇注。 穆公:秦穆公,名任好,春秋时秦国君主,公元前659—前621年在位。 《春秋》贤穆公:体现在《春秋·文公十二年》所记载的“秦伯使遂(或作“术”)来聘”一语。《公羊传》解释此语说:“遂者何?秦大夫也。秦无大夫,此何以书?贤缪公也。何贤乎缪公?以为能变也。”遂,即西乞术。公元前628年,秦穆公不听老臣蹇叔的劝告,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师袭郑,结果于次年被晋伏击,败于崤山,穆公悔改前非,终于在公元前624年报晋之仇,并告诫秦军:有事与老年人商量就不会犯错误。所以说他“能变”。
〔译文〕
《易经》说:“回到自己的道路,有什么过错?”《春秋》赞许秦穆公,认为他能够转变。
【原文】
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蔽公者谓之昧,隐贤者谓之妒,奉妒昧者谓之交谲<1>。交谲之人,妒昧之臣,国之薉孽也<2>。
〔注释〕
<1>交:通“狡”。 谲[jué 音决]:欺诈,玩弄手段。 <2>薉:同“秽”,污秽。
〔译文〕
士人有了妒忌的朋友,那么和贤人交往就不会亲密;君主有了妒忌的臣子,那么贤人就不会到来。埋没公正的人叫做欺昧,埋没贤良的人叫做妒忌,奉承妒忌欺昧的人叫做狡猾诡诈。狡猾诡诈的小人,妒忌欺昧的臣子,是国家的垃圾和妖孽。
【原文】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译文〕
嘴里能够谈论礼义,自身能够奉行礼义,这种人是国家的珍宝。嘴里不能谈论礼义,自身能够奉行礼义,这种人是国家的器具。嘴里能够谈论礼义,自身不能奉行礼义,这种人是国家的工具。嘴里说得好,自身干坏事,这种人是国家的妖孽。治理国家的人敬重国家的珍宝,爱护国家的器具,使用国家的工具,铲除国家的妖孽。
【原文】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1>,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大学<2>,设庠序<3>,修六礼<4>,明七教<5>,所以道之也<6>。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7>。”王事具矣。
〔注释〕
<1>故:犹“夫”,发语词。 <2>太:《集解》作“大”,古字通,今据宋浙本改。 太学:即国学,是国家的最高学府。 <3>庠[xiáng 音详]序: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 <4>修:修明。 六礼:指冠礼(男子成年时举行的加冠礼仪)、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乡中送荐贤者于君主时设宴送行的礼仪)、相见礼。 <5>七:另误作“十”字。 七教:指有关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等七个方面的伦理教育(参见《礼记·王制》),其内容主要是父亲慈爱儿子、儿子孝顺父亲,兄长对弟善良、弟弟敬重兄长,丈夫有道义、妻子听从丈夫,君主仁爱、臣子忠诚,年长的照顾年幼的、年幼的顺从年长的,对朋友讲究信用,对宾客讲究礼节。 <6>导:《集解》作“道”,据世德堂本改。 <7>引诗见《诗·小雅·绵蛮》。 之:原为诗人自指,当解为“我”。这里荀子断章取义,泛指人民。
〔译文〕
不使民众富裕就无法调养民众的思想感情,不进行教育就无法整饬民众的本性。每家配置五亩宅基地,一百亩耕地,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而不耽误他们的农时,这是使他们富裕起来的办法。建立国家的高等学府,设立地方学校,整饬六种礼仪,彰明七个方面的教育,这是用来引导他们的办法。《诗》云:“给人喝啊给人吃,教育人啊指导人。”像这样,称王天下的政事就完备了。
【原文】
武王始入殷<1>,表商容之闾<2>,释箕子之囚,哭比干之墓<3>,天下乡善矣<4>。
〔注释〕
<1>武王:即周武王,姓姬,名发,周文王之子,他继承文王的遗志,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周王朝。 殷:商朝的国都,在今河南安阳县小屯村。 <2> 表:设立标记以表彰其功德。商容:商纣王时的贤人,被纣王贬退。闾:里巷的大门。 <3>箕子、比干:见第八篇注。 <4>乡(嚮):通“向(嚮)”。
〔译文〕
周武王刚进入殷都的时候,在商容所住的里巷门口设立了标记以表彰他的功德,解除了箕子的囚禁,在比干的墓前痛哭哀悼,于是天下人就都趋向行善了。
【原文】
天下国有俊士,世有贤人。迷者不问路,溺者不问遂<1>,亡人好独。诗曰<2>:“我言维服<3>,勿用为笑<4>。先民有言,询于刍荛<5>。”言博问也。
〔注释〕
<1>遂:同“隧”,河中可以涉水而过的路。 <2>引诗见《诗·大雅·板》。 <3>服:事。 <4>用:以。 <5>刍荛[chú ráo 音除饶]:割草打柴的人。
〔译文〕
天下、一国都有才智出众的人,每个时代都有贤能的人。迷路的人不问道,溺水的人不问涉水的路,亡国的君主独断专行。《诗》云:“我所说的是要事,不要以为开玩笑。古人曾经有句话:要向樵夫去请教。”这是说要广泛地询问各方面的人。
【原文】
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以其本知其末,以其左知其右,凡百事异理而相守也<1>。庆赏刑罚,通类而后应<2>;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
〔注释〕
<1>守:持。 <2>应:相应,适合,指即使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也能针对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况实施恰如其分的赏罚。
〔译文〕
有法律依据的就按照法律来办理,没有法律条文可遵循的就按照类推的办法来办理。根据它的根本原则推知它的细节,根据它的一个方面推知它的另一个方面。大凡各种事情,道理虽然不同却互相制约着。对于表扬奖赏与用刑处罚,通达了类推的原理,然后才能有相应的处置。政治教化与风俗习惯相适应,然后才能实行。
【原文】
八十者一子不事,九十者举家不事,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事,父母之丧,三年不事,齐衰大功<1>,三月不事,从诸侯来,与新有昏<2>,期不事。
〔注释〕
<1>齐衰:又作“齐缞[zīcuī 音资]”,丧服。“五服”中列位二等,次于斩衰。其服以粗疏的麻布制成,衣裳分制,缘边部分缝缉整齐,故名。有别于斩衰的毛边。具体服制及穿著时间视与死者关系亲疏而定。据古代丧礼,父卒为继母,母为长子等等,服齐衰三年;男子为妻、为伯叔父母、为兄弟、为祖父母,已嫁的女子为父母等等,服齐衰一年;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五月;为高祖父母,服齐衰三月。 大功:丧服五服之一,服期为九个月。其服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稍细,较小功为粗,故称大功。男子为出嫁的姊妹和姑母、为堂兄弟和未嫁的堂姊妹都服大功,女子为丈夫的祖父母及伯叔父母、为自己的兄弟也服大功。 <2>不:当为“来”字之残误。 昏:通“婚”。
〔译文〕
八十岁的人,可以有一个儿子不服劳役;九十岁的人,全家都可以不服劳役;残废有病、没有人照顾就不能活下去的,家里可以有一个人不服劳役。有父亲、母亲的丧事,可以三年不服劳役;齐衰和大功,可以三个月不服劳役。从其他诸侯国迁来以及新结婚的,可以一年不服劳役。
【原文】
子谓子家驹续然大夫<1>,不如晏子<2>;晏子功用之臣也,不如子产<3>;子产惠人也,不如管仲<4>;管仲之为人,力功不力义,力知不力仁,野人也<5>,不可为天子大夫。
〔注释〕
<1>子家驹:名羁,字驹,鲁庄公的玄孙,春秋时鲁国大夫,其事迹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到定公元年以及《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的记载。 续:延续。续然:等于说“续明”、“绍明”(《管子》:“周听近远以续明。”《韩非子》:“不绍叶公之明。”),指君主不明察的地方他能增益君主的明察。子家驹虽能劝谏鲁昭公,但结果并未能阻止他,昭公仍败逃于齐,所以孔子说他只是个“续明”的大夫,而不是个“功用之臣”,因而不及晏子。 <2>晏子:晏婴,春秋时齐国大夫,字平仲,公元前556年,其父死后继任齐卿,历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闻名诸侯。 <3>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春秋时郑国政治家,公元前554年为卿,公元前543年执政,在郑国实行改革,并推行法治。<4>管仲:名夷吾,字仲,是春秋初期具有法家思想的政治家,他开始侍奉公子纠出奔鲁国,公子纠争位失败被杀后,他由鲍叔牙推荐当了齐桓公的相,他辅助桓公成就了霸业,桓公尊他为“仲父”。 <5>野:《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指其质朴超过了他的礼仪修养。
〔译文〕
孔子说子家驹是增益君主明察的大夫,及不上晏子;晏子,是个有成效的臣子,及不上子产;子产,是个给人恩惠的人,及不上管仲;管仲的立身处事,致力于功效而不致力于道义,致力于智谋而不致力于仁爱,是个缺乏礼义修养的人,不可以做天子的大夫。
【原文】
孟子三见宣王,不言事<1>。门人曰:“曷为三遇齐王而不言事?”孟子曰:“吾先攻其邪心。”
〔注释〕
<1>孟子:孟轲。 宣王:齐宣王,田氏,名辟疆,齐威王之子,约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他讲求功利,想称霸诸侯。孟子曾劝他放弃称霸之心而实行仁政。见《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
孟子三次见到齐宣王而不谈国事。他的学生说:“为什么三次碰到齐王都不谈国事?”孟子说:“我先要打击他的坏思想。”
【原文】
公行子之之燕<1>遇曾元于涂<2>,曰:“燕君何如?”曾元曰:“志卑。志卑者轻物,轻物者不求助;苟不求助,何能举?氐羌之虏也<3>,不忧其系垒也<4>,而忧其不焚也<5>。利夫秋毫,害靡国家<6>,然且为之,几为知计哉<7>?”
〔注释〕
<1>公行子之:齐国大夫。 之:到。 <2>曾元:孔子弟子曾参的儿子。 涂:通“途”“塗”。 <3>氐[dī 音低]:我国古代西部的一个民族。晋时曾建立前秦、后凉、成汉等国。羌:我国古代西部的一个民族。东晋时曾建立后秦。 <4>垒:通“纍”。 系纍:捆绑,即被俘。 <5>焚:指火葬。死后火葬是氐族、羌族的风俗。 <6>靡[mí 音迷]:损害。 <7>几[qǐ 音起]:通“岂”。
〔译文〕
公行子之到燕国去,在路上碰到曾元,说:“燕国国君怎么样?”曾元说:“他的志向不远大。志向不远大的人看轻事业,看轻事业的人不找人帮助。如果不找人帮助,哪能攻克别国呢?他只能是氐族人、羌族人的俘虏。他不担忧自己被捆绑,却担忧自己死后不能按照氐族、羌族的习俗被火化。得到的利益就像那秋天新长出来的兽毛一样细微,而危害却有损于国家,这样的事他尚且要去做,哪能算是懂得谋划呢?”
【原文】
今夫亡箴者,终日求之而不得;其得之也,非目益明也,眸而见之也<1>。心之于虑亦然<2>。
〔注释〕
<1>眸:瞳人,瞳孔。这里用作动词,指放大了瞳孔看。 <2>心之于虑亦然:心对于考虑也这样,指心里考虑问题时也像眼睛看东西一样,只有聚精会神才能有所发明。
〔译文〕
现在那丢了针的人,整天找它都没找到;当他找到它时,并不是眼睛更加明亮了,而是睁大了眼睛才发现它的。心里考虑问题也是这样。
【原文】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不通货财。有国之君不息牛羊,错质之臣不息鸡豚<1>,冢卿不修币<2>,大夫不为场园<3>,从士以上皆羞利而不与民争业,乐分施而耻积藏;然故民不困财,贫窭者有所窜其手<4>。
〔注释〕
<1>错:通“措”。错质:等于说“委质”。古代做臣子,先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策书上,把自己当作人质而交给君主,表示为君主献身,这叫做“委质”(参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后儒服委质”《索隐》引服虔《左传》注)。有人把“质”解为身体或读为“贽”(初次相见而赠送的礼物),也通。 <2>冢[zhǒng 音肿]:长[zhǎng 音掌]。 冢卿:上卿,参见第二十一篇注。 修币:经营货币,指放高利贷之类。 <3>:《集解》作“园”,《韩诗外传》卷四第十四章作“圃”。 场圃[pǔ 音浦]:打谷与种菜的地方。古人场、圃同地,春夏种菜即为圃,秋冬则将圃修筑成平整的场地,用来打谷与翻晒粮食,所以连称“场圃”。 <4>窭[jù 音据]贫寒。 窜:措,安置。 有所窜其手:指能够着手料理自己的生活。
〔译文〕
道义和私利,是人们兼有的东西。即使是尧,舜这样的贤君也不能除去民众追求私利的欲望,但是能够使他们对私利的追求敌不过他们对道义的爱好。即使是夏桀、商纣这样的暴君也不能去掉民众对道义的爱好,但是能够使他们对道义的爱好敌不过他们对私利的追求。所以道义胜过私利的就是治理得好的社会,私利胜过道义的就是混乱的社会。君主看重道义,道义就会胜过私利;君主推崇私利,私利就会胜过道义。所以天子不谈论财物多少,诸侯不谈论有利还是有害,大夫不谈论得到还是失去,士不去贩运买卖货物;拥有国家的君主不养殖牛和羊,献身于君主的臣子不养殖鸡和小猪,上卿不放高利贷,大夫不筑场种菜;从士以上的官吏都以追求私利为羞耻而不和民众争抢职业,喜欢施舍而以囤积私藏为耻辱。所以民众不为钱财所困扰,贫穷的人也不会手足无措了。
【原文】
文王诛四<1>,武王诛二,周公卒业,至成康则案无诛已<2>。
〔注释〕
<1>此下参见第七篇注<4>。 <2>康:周康王,西周国王,周成王的儿子,姓姬,名钊。他继承了成王的政策,继续加强统治。 《史记·周本纪》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案:语助词。
〔译文〕
周文王讨伐了四个国家,周武王诛杀了两个人,周公旦完成了称王天下的大业,到周成王、周康王的时候就没有杀伐了。
【原文】
多积财而羞无有,重民任而诛不能,此邪行之所以起,刑罚之所以多也。
〔译文〕
赞许积聚钱财而把一无所有看作羞耻,加重人民的负担而惩处不堪负担的人,这是邪恶行为产生的根源,也是刑罚繁多的原因。
【原文】
上好义<1>,则民闇饰矣<2>!上好富,则民死利矣!二者治乱之衢也<3>。民语曰:“欲富乎?忍耻矣,倾绝矣<4>,绝故旧矣!与义分背矣!”上好富,则人民之行如此,安得不乱!
〔注释〕
<1>义(義):另作“羞” <2>饰:同“饬”,整治。 <3>“乱”上当有“治”字。 <4>忍耻:不顾廉耻。 倾绝:不顾性命。
〔译文〕
君主爱好义,那么民众就暗自整饬了。君主爱好富,那么民众就为利而死了。这两点,是治和乱的叉道。民间俗语说:“想富吗?忍着耻辱吧,道德败坏吧,与故旧一刀两断吧,与道义背道而驰吧。”君主爱好富,那么人民的行为就这样,怎么能不乱?
【原文】
汤旱而祷曰:政不节与?使民疾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宫室荣与?妇谒盛与?何以不雨至斯之极也!苞苴行与<1>?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注释〕
<1>苞:通“包”。 苞苴:包裹。古人赠送礼物,必加包裹,所以称馈赠的礼物为苞苴。此指贿赂。
〔译文〕
商汤因为大旱而向神祷告说:“是我的政策不适当吗?是我役使民众太苦了吗?为什么旱到这种极端的地步?是我的宫殿房舍太华丽了吗?是妻妾嫔妃说情请托太多了吗?为什么旱到这种极端的地步?是贿赂盛行吗?是毁谤的人发迹了吗?为什么旱到这种极端的地步?”
【原文】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差爵禄<1>,非以尊大夫而已。
〔注释〕
<1>差[cī 音疵]:区别等级。
〔译文〕
上天生育民众,并不是为了君主;上天设立君主,却是为了民众。所以在古代,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国,并不只是用来尊重诸侯而已;安排各种官职,区别爵位俸禄的等级,并不只是用来尊重大夫而已。
【原文】
主道知人,臣道知事。故舜之治天下,不以事诏而万物成<1>。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工贾亦然。
〔注释〕
<1>不以事诏:指不具体吩咐如何做事,而只是委派人去做。参见第二十一篇。
〔译文〕
为君之道,在于了解人;为臣之道,在于精通政事。从前舜治理天下,不用事事告诫而各种事情也就办成了。农夫对种地很精通却不能因此而去做管理农业的官吏,工人和商人也是这样。
【原文】
以贤易不肖,不待卜而后知吉。以治伐乱,不待战而后知克。
〔译文〕
用贤能的人去替换没有德才的人,不等占卜就知道是吉利的。用安定的国家去攻打混乱的国家,不等交战就知道能攻克。
【原文】
齐人欲伐鲁,忌卞庄子<1>,不敢过卞。晋人欲伐卫,畏子路<2>,不敢过蒲。
〔注释〕
<1>卞:鲁国的城邑,在今山东泗水县东。 卞庄子:春秋时鲁国卞邑的大夫,以勇敢著名,其事可参见《论语·宪问》及《韩诗外传》卷十第十三章。 <2>子路:即仲由(公元前542—前480年),春秋卞邑人,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的学生,有勇力,曾在卫国的蒲邑<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当过邑长。
〔译文〕
齐国人想攻打鲁国,顾忌卞庄子,不敢经过卞城。晋国人想攻打卫国,害怕子路,不敢经过蒲邑。
【原文】
不知而问尧舜,无有而求天府<1>。曰:先王之道,则尧舜已;六贰之博<2>,则天府已。
〔注释〕
<1>天府:朝廷的仓库。 <2>六贰:当为“六艺”之误,指六经<卢文弨说>。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译文〕
不懂政治就去询问尧、舜,没有财富就去寻求宝库。我说:古代圣王的政治原则,就是尧、舜;六经包含的丰富内容,就是宝库。
【原文】
君子之学如蜕,翻然迁之<1>。故其行效,其立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
27.77 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
〔注释〕
<1>翻然:通“幡然”。
〔译文〕
君子的学习就像蛇,蝉等脱壳一样,很快有所改变。所以他走路效仿,站立效仿,坐着效仿,他摆什么脸色、讲什么话、用什么口气都效仿。不把好事留下不做,不把要问的事拖过夜。
【原文】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彻底搞通事物的道理,善于做事的人彻底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原文】
君子立志如穷,虽天子三公问正<1>,以是非对。
〔注释〕
<1>三公:辅助君主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各个朝代名称不同,周朝的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见《书·周官》)。 正:通“政”。
〔译文〕
君子树立志向好像陷入困境一样不能变通,即使天子、三公询问政事,也根据是非来回答。
【原文】
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
〔注释〕
<1>细席:当为“絪席”之误,即“茵席”,褥垫。
〔译文〕
君子穷困而不丧失志气,劳累而不苟且偷安,面临祸患而不背弃平时坐席上说的话。岁月不寒冷,就无从知道松柏;事情不危难,就无从知道君子没有一天不在这样。
【原文】
雨小,汉故潜<1>。夫尽小者大,积微者箸<2>,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3>,小人不诚于内而求之于外。
〔注释〕
<1>汉:汉水,在今陕西、湖北省境内。 潜:潜水,是从汉水下游分出的流向长江的河道,有人以为即今湖北潛江县的芦洑河。 <2>《集解》作“箸”,宋浙本作“著”,同。 <3>问:通“闻”[wèn 音问],声誉。
〔译文〕
雨虽然小,汉水却照旧流入潜水。尽量收罗微小的就能变成巨大,不断积累隐微的就会变得显著,道德极高的人脸色态度就和润,品行完美的人名声就传得远。小人内心不真诚却到外界去追求声誉。
【原文】
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1>,明君不内<2>,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
〔注释〕
<1>倍:通“背”。畔:通“叛”。 <2>内[nà 音纳]:同“纳”。
〔译文〕
说话时不称道老师叫做反叛,教学时不称道老师叫做背离。背叛老师的人,英明的君主不接纳,朝廷内的士大夫在路上碰到他不和他说话。
【原文】
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1>。故春秋善胥命<2>而诗非屡盟<3>,其心一也。
〔注释〕
<1>诚:通“盛”。 <2>《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对《春秋》进行阐明、解释的主要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家。战国秦汉时,人们引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中的话,往往也统称《春秋》。此文说“《春秋》善胥命”。实指《公羊传·桓公三年》所说的:“胥命者何?相命也。何言乎相命?近正也。”胥:互相。胥命:互相约定。指诸侯相会时不举行歃血<会盟双方为了表示信誓而口含牲畜之血或以血涂口旁>的仪式来订立盟约,而只在口头上互相约定。善胥命:指赞美这种重信用而轻形式的做法。 <3>《诗》:见第一篇注。《诗》非屡盟:指《诗·小雅·巧言》所说的“君子屡盟,乱是用长”(诸侯屡次立誓言,祸乱因此愈增添)。
〔译文〕
在行动上不够的人,往往言过其实。在信用方面不够的人,往往夸夸其谈。《春秋》赞美互相之间口头约定,而《诗经》非议屡次订立盟约,他们的用心是一致的。
【原文】
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善为礼者不相<1>,其心同也<2>。
〔注释〕
<1>《礼》:见 第一篇注。 相:辅助行礼。 <2>其心同:指他们都认为这些典籍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身教。
〔译文〕
善于研治《诗》的人不作解说,善于研治《易》的人不占卦,善于研治《礼》的人不辅助行礼,他们的用心是相同的。
【原文】
曾子曰<1>:“孝子言为可闻,行为可见<2>。言为可闻,所以说远也<3>;行为可见,所以说近也;近者说则亲,远者悦则附;亲近而附远,孝子之道也。”
〔注释〕
<1>曾子:即孔子的学生曾参[shēn 音身],以孝闻名。 <2>言为可闻,行为可见:指其言行光明磊落。 <3>说:通“悦”。
〔译文〕
曾子说:“孝子说的话是可以让人听的,做的事是可以让人看的。说的话可以让人听,是用来使远方的人高兴;做的事可以让人看,是用来使近处的人高兴。近处的人高兴就会来亲近,远方的人高兴就会来归附。使近处的人来亲近而远方的人来归附,这是孝子遵行的原则。”
【原文】
曾子行,晏子从于郊<1>,曰:“婴闻之: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婴贫无财请假于君子<2>,赠吾子以言:乘舆之轮<3>,太山之木也,示诸檃栝<4>,三月五月,为帱采敝<5>,而不反其常<6>。君子之檃栝<7>,不可不谨也。慎之!兰茞槁本<8>,渐于蜜醴<9>,一佩易之。正君渐于香酒,可谗而得也。君子之所渐,不可不慎也。”
〔注释〕
<1>晏子:见 27.63 注<2>。据《史记·齐太公世家》,晏婴死于齐景公四十八年(公元前500年)。而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子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即出生于公元前505年。所以此文所述当为古代传说,并非实事。 <2>假:不真。假于君子:冒充君子。这是谦虚之辞,谦称自己无德,但因为无财,所以姑且冒充君子赠言而不赠财。 <3>乘[shèng 音剩]舆:天子、诸侯乘坐的马车。 <4>示:通“寘”[zhí 音置],置。 檃栝:见第二十三篇注。 <5>为:犹“则”。 帱[dào 音到]:覆盖。 采:当为“革”字之误。帱革:指缠束于车毂周围的皮革。参见《周礼·考工记·轮人》。 <6>反:通“返”,回复。常:平常。指木材未加工时的笔直形状。 <7>檃栝:喻指正身的工具——礼制。 <8>茞[chái 音柴]上声,一读[zhǐ 音纸]:同“芷”。 稿本:香草名,一年生,根可入药。 <9>渐[jiān 音尖]:浸。密:通“蜜”。
〔译文〕
曾子要走了,晏子跟着送到郊外,说:“晏婴听说过这样的话:‘君子用言语赠送人,百姓用财物赠送人。’我晏婴贫穷没有财物,请让我冒充君子,拿话来赠送给您:马车的轮子,原是泰山上的木头,把它放置在整形器中,经过三五个月就做成了,那么就是裹住车毂的皮革坏了,也不会恢复到它原来的形状了。君子对于正身的工具,不能不谨慎地对待啊,要慎重地对待它!兰芷、稿本等香草,如果浸在蜂蜜和甜酒中,一经佩带就要更换它。正直的君主如果泡在香酒似的甜言蜜语中,也会被谗言俘虏。君子对于所渐染的环境,不能不谨慎地对待啊。”
【原文】
人之于文学也<1>,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3>。”谓学问也。和之璧<4>,井里之厥也<5>,玉人琢之,为天子宝<6>。子赣季路<7>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
〔注释〕
<1>文学:古代的文献经典,如《诗》、《书》、《礼》、《春秋》之类。这里用作动词,指学习研究古代文献典籍。 <2>引诗见《诗·卫风·淇奥》。<3>古代加工骨器叫“切”,加工象牙叫“磋”,加工玉器叫“琢”,加工石器叫“磨”。 <4>和:指春秋时楚国人卞和。相传他发现一块玉石,经人雕琢成玉器后成为珍宝,人称和氏之璧。 <5>井里:乡里。古代同里共用一口水井,所以乡里又称井里。 厥:用来固定门闩的楔[xiē 音歇]形石块,用木制的则写作“橛”,或称为“杙”。它的作用与“门捆”(或写作“困”,或称“闑”)类似。井里之厥:《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作“井里之困”,与此略同。《韩非子·和氏》则说“和氏得玉璞楚山中”,与此文的说法不同。 <6>“子”,另作“下”。 <7>子赣:即子贡。
〔译文〕
人对于学习研究古代文献典籍,就像玉对于琢磨一样。《诗》云:“就像治骨磨象牙,就像雕玉磨石器。”就是说的做学问啊。卞和的玉璧,原是乡里固定门闩的楔形石块,加工玉器的工匠雕琢了它,就成了天下的珍宝。子贡、子路,原是浅陋的人,受到了文献典籍的影响,遵从礼义,就成了天下屈指可数的名人。
【原文】
学问不厌,好士不倦,是天府也。
〔译文〕
学习请教不满足,爱好文人不厌倦,这就是宝库。
【原文】
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1>,道远日益矣。
〔注释〕
<1>言:《集解》作“立”,据《大戴礼记·曾子立事》改。
〔译文〕
君子疑惑的就不说,还没有请教过的就不说。道路长远,知识一天天增加。
【原文】
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1>,君子不与。
〔注释〕
<1>亲:爱,这里用作名词,指爱好。
〔译文〕
知道得很多而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学习得很广而没有个主攻方向、喜欢学得很多而没有个确定目标的人,君子不和他结交。
【原文】
少不讽诵<1>,壮不论议,虽可,未成也。
〔注释〕
<1>《集解》无“诵”,据《大戴礼记·曾子立事》补。
〔译文〕
少年时不读书,壮年时不发表议论,即使资质还可以,也不能有所成就。
【原文】
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1>。
〔注释〕
<1>亟:通“急”。
〔译文〕
君子专心一意教授,学生专心一意学习,就能迅速取得成就。
【原文】
君子进则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益而厚受之,窃也。
〔译文〕
君子入朝做官,就能增加君主的荣誉而减少民众的忧患。没有才能而呆在官位上,就是行骗;对君主民众毫无裨益而优厚地享受俸禄,就是盗窃。
【原文】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译文〕
学习的人不一定都去做官,而做官的人一定要去学习。
【原文】
子贡问于孔子曰:“赐倦于学矣,愿息事君。”孔子曰:“诗云<1>:‘温恭朝夕,执事有恪。’事君难,事君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事亲。”孔子曰:“诗云<2>:‘孝子不匮,永锡尔类<3>。’事亲难,事亲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妻子。”孔子曰:“诗云<4>:‘刑于寡妻<5>,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妻子难,妻子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朋友。”孔子曰:“诗云<6>:‘朋友攸摄,摄以威仪。’朋友难,朋友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耕。”孔子曰:“诗云<7>:‘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耕难,耕焉可息哉!”“然则赐无息者乎?”孔子曰:“望其圹<8>,皋如也<9>,颠如也<10>,鬲如也<11>,此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
〔注释〕
<1>引诗见《诗·商颂·那》。 <2>引诗见《诗·大雅·既醉》。 <3>锡:通“赐”。 <4>引诗见《诗·大雅·思齐》。 <5>刑:通“型”,用作动词,示范的意思。寡妻:寡德之妻,这是谦称自己的嫡妻。 <6>引诗见《诗·大雅·既醉》。 <7>引诗见《诗·豳风·七月》。 <8>圹[kuàng 音矿]:墓穴,此文指坟,宜作“圹垄”。 <9>皋:通“高”。 如:犹“然”。 <10>嵮:同“巅”,山顶。 <11>鬲[lì 音厉]:鼎一类的器物。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我对学习感到厌倦了,希望休息一下去侍奉君主。”孔子说:“《诗》云:‘早晚温和又恭敬,做事认真又谨慎。’侍奉君主不容易,侍奉君主怎么可以休息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希望休息一下去侍奉父母。”孔子说:“《诗》云:‘孝子之孝无穷尽,永远赐你同类人。’侍奉父母不容易,侍奉父母怎么可以休息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希望到妻子儿女那里休息一下。”孔子说:“《诗》云:‘先给妻子作榜样,然后影响到兄弟,以此治理家和邦。’和妻子儿女在一起不容易,在妻子儿女那里怎么可以休息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希望到朋友那里休息一下。”孔子说:“《诗》云:‘朋友之间相辅助,相助都用那礼节。’和朋友在一起不容易,在朋友那里怎么可以休息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希望休息下来去种田。”孔子说:“《诗》云:‘白天要去割茅草,夜里搓绳要搓好,急忙登屋修屋顶,又要开始播种了。’种田不容易,种田怎么可以休息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就没有休息的地方啦?”孔子说:“远望那个坟墓,高高的样子,山顶般的样子,鼎鬲似的样子,看到这个你就知道可以休息的地方了。”子贡说:“死亡嘛,可就大啦!君子休息了,小人也休息了。”
【原文】
《国风》之好色也<1>, 传曰:“盈其欲而不愆其止<2>。其诚可比于金石,其声可内于宗庙。”《小雅》不以于污上<3>,自引而居下,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焉,其声有哀焉。
〔注释〕
<1>《国风》:《诗经》的一部分,共有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其中有很多恋歌,所以说它“好色”。 <2>愆[qiān 音千]:超过。止:界限,指礼制的规定。 <3>《小雅》:《诗经》的一部分,其中有不少批评朝政、抒发怨愤的歌谣,可能出于下层官吏之手。 以:用。
〔译文〕
《国风》爱好女色,解说它的古书说:“满足情欲而又不越轨。它的真诚不渝可以和金属石头的坚固不变相比,它的音乐可以纳入到宗庙中去。”《小雅》的作者不被腐朽的君主所用,自己引退而处于卑下的官位上,他们痛恨当时的政治,因而怀念过去,《小雅》的言辞富有文采,音乐具有哀怨的情调。
【原文】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译文〕
国家将要兴盛的时候,一定尊敬老师而看重师傅;尊敬老师而看重师傅,那么法度就能保持。国家将要衰微的时候,一定鄙视老师而看轻师傅;鄙视老师而看轻师傅,那么人就会有放肆之心;人有了放肆之心,那么法度就会破坏。
【原文】
古者匹夫五十而士<1>。天子诸侯子十九而冠<2>,冠而听治,其教至也。
〔注释〕
<1>士:通“仕”。 <2>冠[guàn 音贯]:指举行冠礼。冠礼是古代标志男子成年所举行的一种结发戴冠的礼仪,一般人都在二十岁时举行,天子、诸侯的儿子受到的教育好而早成,所以在十九岁时就举行冠礼。
〔译文〕
古代平民百姓到五十岁才能做官;而天子与诸侯的儿子十九岁就举行冠礼,举行冠礼后就治理政事,这是因为他们受到的教育极好的缘故啊。
【原文】
君子也者而好之,其人<1>也;其人而不教,不祥。非君子而好之,非其人也;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注释〕
<1>其人:此指理想的教育对象。
〔译文〕
对于君子倾心爱慕的,就是那理想的学生;对这种理想的学生不施教,是不吉利的。对于并非君子的人也倾心爱慕的,就不是那理想的学生;对这种并非理想的学生去施教,就是把粮食送给小偷、把兵器借给强盗。
【原文】
不自嗛其行者<1>,言滥过。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食则饘粥不足<2>,衣则竖褐不完<3>;然而非礼不进,非义不受,安取此?
〔注释〕
<1>嗛[qiàn 音歉]:通“歉”,不足,这里用作意动词,表示“以……为不足”。 <2> 饘[zhān 音沾]粥:古代的粥,稠的叫“饘”,稀的叫“粥”。 <3>竖褐[hè 音贺]:竖直剪裁而制作粗糙的粗布衣。
〔译文〕
不自我意识到自己德行不足的人,说话往往浮夸过分。古代的贤人,卑贱得做个平民,贫穷得做个百姓;吃嘛连稀饭也不够,穿嘛连粗布衣也不完整;但是如果不按照礼制来提拔他,他就不入朝做官;如果不按照道义给他东西,他就不接受;哪会采取这种夸夸其谈的做法?
【原文】
子夏家贫<1>,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2>,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3>。”
〔注释〕
<1>子夏:即卜商,春秋时卫国人,孔子的学生。 <2>柳下惠:即展禽。春秋时鲁国大夫,展氏,名获,字子禽,封于柳下,谥惠,习称柳下惠。 <3>蚤:通“爪”,同“抓”。
〔译文〕
子夏贫穷,衣服破烂得就像悬挂着的鹌鹑。有人说:“您为什么不去做官?”子夏说:“诸侯傲视我的,我不做他的臣子;大夫傲视我的,我不再见他。柳下惠和看守后门的人同样穿破烂的衣服而不被怀疑,这已不是一天的传闻了。争权夺利就像抓住了指甲而丢了自己的手掌。”
【原文】
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1>。道不同,何以相有也?均薪施火,火就燥;平地注水,水流湿。夫类之相从也,如此其著也<2>,以友观人焉所疑?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诗曰<3>:“无将大车,维尘冥冥。”言无与小人处也。
〔注释〕
<1>有:通“佑”,帮助。一说通“友”,友爱,亲爱。<2>著:《集解》作“箸”,据世德堂
本改。<3>引诗见《诗·小雅·无将大车》。
〔译文〕
统治人民的君主不可以不慎重地选取臣子,平民百姓不可以不慎重地选择朋友。朋友,是用来互相帮助的。如果奉行的原则不同,用什么来互相帮助呢?把柴草均匀地铺平而点上火,火总是向干燥的柴草上烧去;在平整的土地上灌水,水总是向潮湿的低洼地流去。那同类事物的互相依随就像这样的显著,根据朋友来观察人,还有什么可怀疑的?选取朋友、和别人友好,不可以不慎重,这是成就德行的基础啊。《诗》云:“别扶牛车向前进,尘土茫茫会脏身。”这是说不要和小人相处啊。
【原文】
蓝苴路作,似知而非<1>。懦弱易夺<2>,似仁而非。悍戆好斗<3>,似勇而非。
〔注释〕
<1>蓝苴[zū 音租]路作:“蓝”当作“滥”,“苴”当作“狙”,“路”当作“略”,“作”当作“诈”(刘师培说)。一说:此四字当作“监、狙、诒、诈”(豬饲彦博说)。大约为狙伺欺诈意。 <2>偄(ruǎn 音软):同软。世德堂本作“懦”,义同。 <3>戆[gàng 音干]:刚直而愚蠢。
〔译文〕
对人狙伺欺诈,好像明智而并不是明智。软弱而容易被人强行改变主张,好像仁慈而并不是仁慈。凶狠鲁莽而喜欢争斗,好像勇敢而并不是勇敢。
【原文】
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1>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2>。故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注释〕
<1>辟:通“譬”。 <2>至:极。
〔译文〕
仁爱、道义、礼制、善行对于人来说,打个比方,就像是钱财粮食和家庭的关系一样:较多地拥有它的就富裕,较少地拥有它的就贫穷,丝毫没有的就困窘。所以大事不会干,小事又不做,这是抛弃国家丢弃自己的道路啊。
【原文】
凡物有乘而来<1>,乘其出者,是其反也<2>。
〔注释〕
<1>乘:因,凭借,依靠。 <2>反:通“返”,与上文“来”同义。此章旨意,即第一篇所说的“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译文〕
所有的事物都是有所凭借才来临的。凭借自己出现的事,这就是那返回到自己的事。
【原文】
流言灭之,货色远之。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是故君子蚤绝之<1>。
〔注释〕
<1>蚤:通“早”。
〔译文〕
流言蜚语,消灭它;钱财女色,远离它。祸患所赖以产生的根源,都发生于那些细微的地方。所以君子及早地消灭祸患的苗头。
【原文】
言之信者,在乎区盖之间<1>。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2>。
〔注释〕
<1>区[qiū 音丘]:通“丘”,空。 盖:表疑问的发语词,此指疑问。 区盖:空疑,即阙疑,指对疑惑不解者不妄加论断,也就是下文所说的“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 <2>言:《集解》作“立”,据《大戴礼记·曾子立事》改。
〔译文〕
说话真实的人,存在于阙疑之中。疑惑的不说,没有请教过的不说。
【原文】
知者明于事,达于数,不可以不诚事也。故曰:“君子难说<1>,说之不以道,不说也。”
〔注释〕
<1>说[yuè 音悦]:通“悦”。这几句是孔子的话,见《论语·子路》。
〔译文〕
明智的人对事情十分清楚,对事理十分精通,我们不可以不忠诚地去侍奉明智的人啊。所以说:“对于君子,是难以使他高兴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去使他高兴,他是不会高兴的。”
【原文】
语曰“流丸止于瓯臾<1>,流言止于知者。”此家言邪说之所以恶儒者也。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
〔注释〕
<1>瓯:盆、盂之类的陶器。臾:瓶。 瓯臾:喻指地上的凹坑。
〔译文〕
俗话说:“滚动的圆球滚到凹坑就停止了,流言蜚语碰到明智的人就止息了。”这就是那些私家之言与邪恶的学说憎恶儒者的原因。是对是错疑惑不决,就用久远的事情来衡量它,用新近的事情来检验它,用公正的观点来考察它,流言蜚语便会因此而止息,邪恶的言论便会因此而消亡。
【原文】
曾子食鱼,有余,曰:“泔之<1>。”门人曰:“泔之伤人,不若奥之<2>。”曾子泣涕曰:“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晚也。
〔注释〕
<1>泔:和。 泔之:指把吃剩下来的鱼和其他吃剩的菜合并在一起。这样做易变质,所以会“伤人”。 <2>奥:通“熬”,参见《说文通训定声》。
〔译文〕
曾子吃鱼有吃剩的,说:“把它和别的菜搀和在一起。”他的学生说:“搀和起来会伤害人的身体,不如再把它熬一下。”曾子流着眼泪说:“我难道别有用心吗?”为自己听到这种话太晚而感到悲伤。
【原文】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故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仕<1>。疏知而不法,辨察而操僻<2>,勇果而无礼<3>,君子之所憎恶也。
〔注释〕
<1>仕:或为“任”字之误。 任:能。 <2>辨:通“辩”。 僻:《集解》作“辟”,据世德堂本改。 操僻:指“治怪说,玩琦辞”。 <3>无,另作亡,通“无”。
〔译文〕
不要用自己的短处去对付别人的长处,所以要掩盖并回避自己的短处,迁就并依从自己的特长。通达聪明而不守法度,明察善辩而坚持的观点邪恶怪僻,勇敢果断而不合礼义,这是君子所憎恶的。
【原文】
多言而类<1>,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言无法,而流湎然<2>,虽辩,小人也。
〔注释〕
<1>类:与“法”(规范>同义,但它与“法”字相对使用时,则指法的类属,即依规范类推出来的具体准则。 <2>少:《集解》作“言”,据宋浙本改。 湎:另误作“喆”字。
〔译文〕
话说得多而合乎法度,便是圣人;话说得少而合乎法度,就是君子;说多说少都不合法度却还是放纵沉醉在其中,即使能言善辩,也是个小人。
【原文】
国法禁拾遗,恶民之串以无分得也<1>,有夫分义,则容天下而治;无分义,则一妻一妾而乱。
〔注释〕
<1>串[guàn 音贯]:同“毌”,即古“贯”字,通“惯”。分:名分,此指身分、资格、地位。
〔译文〕
国家的法令禁止拾取别人遗失的财物,这是憎恶民众习惯于不按名分去取得财物。有了那名分道义,那就能包揽天下而把它治理好;没有名分道义,那么就是只有一妻一妾,也会搞得乱糟糟。
【原文】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1>,然而有所共予也<2>。言味者予易牙<3>,言音者予师旷<4>,言治者予三王<5>。三王既以定法度,制礼乐而传之,有不用而改自作,何以异于变易牙之和,更师旷之律?无三王之法,天下不待亡,国不待死。
〔注释〕
<1>唯:通“虽”。 <2>予:通“与”,赞许。 <3>易牙:齐桓公的近臣,掌管齐桓公的饮食。 <4>师旷:字子野,晋平公的乐师,精通音乐。 <5>三王:三代开国之王,即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
〔译文〕
天下的人,虽然各有独特的看法,却也有共同赞许的东西。谈论美味的都赞许易牙,谈论音乐的都赞许师旷,谈论政治的都赞许三王。三王既已确定了法度、制作了礼乐制度而把它们传了下来,如果不遵用而加以改变并自己重新搞一套,那和变更易牙的调味、变更师旷的音律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没有三王的法度,天下不等片刻就会沦亡,国家不等片刻就会覆灭。
【原文】
饮而不食者,蝉也;不饮不食者,浮蝣也<1>。
〔注释〕
<1>蜉:《集解》作“浮”,据世德堂本改。蜉蝣:昆虫名。有数种。体细狭,成虫长数分,四翅。寿命短者仅数小时,长者六、七日。古人都说它朝生而夕死。
〔译文〕
只喝水而不吃东西的,是蝉;不喝水又不吃东西的,是蜉蝣。
【原文】
虞舜、孝己<1>,孝而亲不爱;比干、子胥<2>,忠而君不用、仲尼、颜渊<3>,知而穷于世。劫迫于暴国而无所辟之<4>,则崇其善,扬其美,言其所长,而不称其所短也。
〔注释〕
<1>虞舜:即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上古五帝之一,传说中的贤君。据《孟子·万章上》及《史记·五帝本纪》,舜的母亲死后,其父瞽瞍又娶妻生了象,瞽瞍与象多次谋杀舜,但舜不失孝父爱弟之道,当了天子后,还去朝拜父亲,封象为诸侯。 孝己:殷高宗的长子,也以孝著名。 <2>比干:商纣王的叔父,商王文丁(太丁)的儿子,故又称王子比干。他因劝说纣王而被剖腹挖心。 子胥:姓伍,名员[yún 音云],字子胥,春秋时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受楚平王迫害而逃到吴国,为吴国大夫。他帮助吴王阖闾攻破楚国,成就霸业。吴王夫差时,他屡次不顾老命极力劝阻夫差,夫差怒,赐剑逼他自杀,结果吴国被越国所灭。 <3>仲尼:及孔子。 颜渊:即颜回,字子渊,鲁国人,孔子的学生。 <4>辟:通“避”。
〔译文〕
虞舜、孝己,孝顺父母而父母不爱他们;比干、子胥,忠于君主而君主不任用他们;孔子、颜渊,明智通达而在社会上穷困窘迫。被迫生活在暴君统治的国家中而又没有办法避开这种处境,那就应该崇尚他的善行,宣扬他的美德,称道他的长处,而不宣扬他的短处。
【原文】
惟惟而亡者<1>,诽也;博而穷者,訾也;清之而俞浊者<2>,口也。
〔注释〕
<1>惟惟:通“唯唯”[wěi 音委],应答声,等于说“是是”,这里用来形容表面上所装出的唯命是从的恭维模样。 <2>俞:同“愈”。
〔译文〕
唯唯诺诺却导致死亡的,是由于他诽谤人;知识渊博而处境困厄的,是由于他诋毁人;澄清它而愈来愈混浊的,是由于他搬弄口舌。
【原文】
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
〔译文〕
君子能够做到可以被人尊重,但不能使别人一定尊重自己;能够做到可以被人任用,但不能使别人一定任用自己。
【原文】
诰誓不及五帝<1>,盟诅不及三王<2>,交质子不及五伯<3>。
〔注释〕
<1>诰:对下发布告诫之文。《尚书》有《仲虺之诰》、《康诰》等。 誓:告诫将士守约的言辞。《尚书》有《汤誓》、《甘誓》等。 五帝:古代的典籍中所谓五帝所指不一,这里当指伏羲(太皞)、神农(炎帝)、黄帝、尧、舜。参见《易·系辞下》。 <2>盟:在神前歃血立誓缔约。 诅[zǔ 音祖]:誓约。 三王:三代开国之王,即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 <3>五伯:即五霸,指春秋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公﹑秦缪公。但又称“三代五伯”,指夏昆吾,殷大彭﹑豕韦﹑周齐桓公﹑晋文公。见《庄子.大宗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成玄英疏:“五伯者,昆吾为夏伯,大彭﹑豕韦为殷伯,齐桓﹑晋文为周伯,合为五伯。”
〔译文〕
向下发布告诫的命令与誓言,追溯不到五帝;两国之间结盟誓约,追溯不到三王;君主互相交换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追溯不到五霸。
【鉴赏】
从根本属性来说,人是社会的动物。然而在文明发展的进 程中,集体、社会的秩序规范与个体间的抵牾也日益凸显。是完全顺从个 性的张扬,还是将个人归附于集体?在这一话题的讨论中,庄子宣扬的是 绝圣弃智、回归自然,抵制文明的侵害。这一想法虽然美好,然而,历史的 潮流既已奔腾直下,又怎能希求江河逆转?相对而言,荀子的探寻乃在于 “隆礼”,希望用“礼”的框架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化育每个人的心灵,以 保证社会的继续发展。
在孔、孟看来,“礼”是仁、义的外部体现,是长幼有序的道德教化。而 在荀子看来,“礼”更是世间所有事物的准绳、尺度,是天下之大器。人类 世界的一切事物及其关系,都应被囊括于这一概念下。本篇中,荀子便一 一历数“礼”的各种具体形态:君臣之礼、婚丧之礼、天子即位之礼、夫妻 和顺之礼、友朋交往之礼等等。这些礼仪起自远古,发展于三代,至周时 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尊卑有序的等级规范。对于一个要实行礼的社会成员 来说,即使是一举手、一投足,也能在典籍中找到细致而明确的规定。因 此,荀子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便是建立在这一严谨有序、稳固安定的礼制 图景之上。
在荀子的设计中,个人修礼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人伦的融洽:“贵者 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毫无疑问,这种和谐正 是建立在世俗世界中,是为求得个人欲望与社会安定的平衡。所以荀子 说:“故礼之生,为贤人以下至庶民也,非为成圣也,然而亦所以成圣也。” 实际上,“礼”所约束的只是翻滚于红尘中的凡夫俗子,对于如“舜”一样的 圣人却是任其“从欲而治”的。因为在荀子看来,舜的自由,乃是经过长期 对礼的学习而获得,在这种学习修炼的过程中,礼的精神已经与舜合二为 一,因此,他的任何举动也具有了“礼”的合法性。然而,这一至关重要的 预设条件却往往为后世君主所遗忘。如隋炀帝之类暴君,身灭而为天下 人笑,显然是这种健忘症的典型代表。
荀子的言论虽然对君权神圣有一定的偏袒,但作为一名儒者,他理想 中的君主还是“礼制”社会中的一部分。“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 君,以为民也”,对于封建集权国家的整个系统来说,君主的最大功业乃是 选拔人才,治理国家,化育万民。荀子的这一社会蓝图虽然在其生前未能 实现,而汉以后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则对于这一框架取益良多。
书面上的“礼制”虽然烦琐,但毕竟还有遗漏之处,尤其是在社会急速 发展的战国时代,苛求于三代的礼制在现实中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唯 有追求“礼”之本源,才能找到纲领性的标准。追寻先哲的话语,孔子曾以 “爱人”给“仁”下定义。而爱人者指的不正是爱人之真性情吗?故荀子言 道“礼以顺人心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人心者,皆礼也”,礼的作用之一 便是使情感的抒发合乎正道,故“礼之大凡:事生,饰驩也;送死,饰哀也; 军旅,饰威也”。儒家尤其重视丧礼祭祀,其根源并不在于对鬼神的真正 信仰,而是发自对人的内心情感的尊重。孔子曾言“祭神如神在”(《论 语·八佾》),而荀子也有所感悟:“送死不及柩尸,吊生不及悲哀,非礼 也。”虽然理性告诉我们,死者往矣,将为天地间之虫豸,但在情感之上却 仍然希望死者有灵,能够安然栖息于另一个空间。“这些礼本来含有不少 迷信和神话,但是经过儒家的解释,这些方面都净化了,其中的宗教成分 都转化为诗”(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正是在这些看似形式繁复的仪 式中,死亡的哀伤得到了抒发,而因死者逝去带来的震惊和孤独也渐渐升 华为对生命的珍惜。“顺乎人心”乃是儒家仁者精神的一个概括,也应是 贯彻“礼制”的重要标准。舍却此而单论荀子的“礼法”,则与法家之严刑 峻法相差不远矣。
版权所有:法华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