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梵文网

修行安忍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23-06-26 14:18:34作者:法华经梵文网
修行安忍的必要性

西藏的老师最喜欢说给学生听的一个故事,是有关某位隐士与牧羊人之间的对话。某天,有位牧羊人碰巧经过隐士居住的洞天。牧羊人见状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向隐者叫道:「你一个人孤伶伶地待在这荒山野地干嘛啊?」

隐士回答说:「我在禅修呀!」

「您在禅修些什么呢?

」牧人问道。

「忍耐。」隐士答道。

紧接着一阵沉默。过了一会儿,牧羊人决定上路,他在转身要走之际又回望那位隐士,大叫道:「顺便告诉你一句话,你干脆下地狱去吧!」

「你这话什么意思,你才该下地狱去呢!」只听见咆哮声立刻由隐士那里传来。

牧羊人闻言大笑,提醒隐士:别忘了你这会儿正在修链安忍功夫呢!

这则简单的故事微妙地反映出,一个人要修链安忍功夫时会面临的重要挑战:我们常会陷入某种怒不可遏的情况,而究竟我们该如何在回应时既保持自然又镇静自如?这种挑战并不局限于宗教修行人才需要面对,而是每个在生活里想要维持某种程度的尊严及风度的人,都必然面临的挑战。我们几乎无时无刻都可能遭遇这类试探自己耐心和容忍力极限的事情。无论是在家庭中或工作环境里,只要处于跟人们互动的情况,我们就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个人偏见,而我们的信念和自我形象也会遭到他人质疑和威胁。值此时刻,也正是我们最容易怒火攻心而暴跳如雷的时候。寂天菩萨于是向我们开示,所有这些外在挑战都是对一个人性格的考验,用来测试到底我们的耐力和包容力的修链精进到何种程度。

这故事也告诉我们,修链安忍并不是能孤绝于众人之外独修可得。事实上,安忍所涵藏的特质,正是必须在与人群互动中淬炼而来。故事中那位隐士的直觉反应显示,其内心修为精进程度,根本犹如孩童所筑的沙堡般脆弱不稳定。让自己置身于不受外界干扰的孤绝环境里、满心沉迷于要以安忍态度面对众生的想法这是一回事,但在每天短兵相接的真实生活中,与人群互动交锋又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码子事。这说法并非贬低禅修本身的重要性,借着这样的独自修链才能产生内省觉察力,否则我们的知觉就只能停留在知性的层面上。佛教也像古印度许多宗教传统一样,极力宣扬禅修法门乃迈向个人灵修之路的重要环节。但真正能获致安忍品格的试金石,依然是来自于和人群互动。

我们由隐士和牧羊人的短暂对谈中还可看出第三个重点,那就是:只有当一个人能对自己的愤怒做某种程度的控制时,才能算真正修得安忍功夫。人在面对恶言相向时会勃然大怒,当然是人之常情。但一个真正从事灵修的人,应该表现超越人之常情的境界。这也是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的〈安忍品〉中,所要教导我们的真理。而在达赖喇嘛明白清楚的开示中,我们也能直探核心,对于「安忍」这个丰富精神特质的理念和修行方式做更深入的讨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译文

  • 注音

  • 感应

版权所有:法华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