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梵语是“Pāramitā 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即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六度就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佛教六度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具体内容如下:
一、布施六度的第一个就是布施。菩萨一布施,众生就感觉好。生活有困难了,给他生活上的帮助,这是财布施;思想上有矛盾,开导他的思想,这是法布施;在他身心不安、恐惧、害怕的时候,能够安慰他,帮助他消除恐惧,这是无畏布施。通过布施跟众生结缘,但结缘不是目的,目的还是要引导他走上解脱之路。
二、持戒持戒是为保护众生,让众生得利益。任何一个人都有他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当符合他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的时候,他就赞成;当不符合他的价值观念的时候,他就否定。所以一定要以众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和理念来循循善诱,引导他们走上正道。菩萨持的戒律,除了律仪戒以外,还有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戒律的精神,就是要给众生好处。有了好处了,众生才会听话,才会依教奉行,从而真正得到利益。
三、忍辱修忍辱就是受到打骂,受尽折磨时也要心甘情愿,不埋怨、不抱怨、不放弃。在一个正法道场中,只要内心里没有埋怨、没有抱怨、没有放弃,他一定会得到正法的受用;如果他要埋怨、要放弃,哪怕他就在佛陀的脚下,也得不到正法的受用。所以忍辱就是要忍受自己的一切业果,同时也要有智慧认可别人的随业受报。我们身边所有的人,无论他们是什么表现,都在受业的支配。我们看清楚了,自然就没有怨气,不会觉得他对我不好是不可理喻的,也不会觉得他不修行是不可理喻的,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四、精进精进体现出了菩萨的价值意义。
菩萨的生命意义就是勇往直前,不会退缩,没有杂念。凡夫,有我执的人,多多少少会为自己考虑;但是菩萨契入“无我”,证悟“无我”,他剩下来的生命绝对不会为自己考虑,只会为众生考虑。为了众生,他可以爱惜自己的生命,也可以不惜自己的生命。玄奘大师西行求法,历尽千辛万苦,为了利益众生,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捐舍这一期生命;但同时在佛经中,佛对迦叶尊者说,“你要为法护躯,为了正法要保护好你的身体”,因为菩萨有正法,凡夫没有正法。所以菩萨精进的目的还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五、禅定禅定叫做自性定。明白真心的人,都能看到前因后果。静是他的本然,动是缘起,缘起的本身都是“无我”,所以即使在轮回世界中多少生多少世,对菩萨来说,都是“无我”的展现,而不是有“我”的业报。
六、智慧菩萨的智慧是以根本无分别智和后得有分别智这两种智慧展现出来的
扩展资料:
六度——
版权所有:法华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