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梵文网

以史为证,佛教徒也是要爱国、参与国家政治管理的

发布时间:2023-04-03 16:04:37作者:法华经梵文网
以史为证,佛教徒也是要爱国、参与国家政治管理的

日前,一则“少林寺升国旗”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出现了一些谩骂之声,主要观点是宗教场所不应该出现世俗标志、佛教徒应该跟政府保持距离等等。以上言论颇失公允,要知道,历史上、国内外,佛教徒积极爱国的事例数不胜数,毕竟佛教的发展也离不开世俗政权的支持和保护。

一、佛教的教义是不从政,不等于不参政。昌迦禅师说过,政府对社会进行全面细微的管理,涵盖方方面面、每个角落,寺庙也不能例外,佛教徒也不能无视政治社会的客观存在。佛教徒应该是积极参政,而不从政。这里的从政指的是成为政府工作人员,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也就是当官;而参政则意义广泛,既包括配合政府的社会管理,也含有主动寻求政府对佛教的支持。为什么说要一定要参政呢,比如佛教中出来败类、或者骗子打着佛教的幌子进行坑蒙拐骗,就需要政府干预管理,否则佛教自身就会受到损害。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从来就离不开世俗政府的支持,历史上佛教盛行的时代,背后都有政府支持。

二、爱国符合佛教理念,历史上佛教徒曾多有爱国举动前例。佛教悲悯世人,救人于苦难,而战争、动乱是最大的社会危害,只有政治稳定,人们才能安居乐业,从这个角度来说,佛教徒积极爱国就是在施善行德,符合佛教要义。

历史上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真假暂不辩,正史有记载的是:唐王李世民征讨王世充时,少林寺僧人攻入郑兵大营,活捉王仁则(王世充之侄),献于李世民。而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中国佛教届强烈谴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号召全国僧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更不忘念佛”,太虚大师、弘一大师奔走呼告,于是全国各地僧尼编入壮丁队,接受军事训练,准备爱国护国,一些抗日神剧里,经常出现和尚、尼姑抗日的镜头,虽然大多浮夸、离谱,但是事实基础是有的,各地都有寺庙僧人积极抗战救国的说法。

三、国外的很多宗教也是强调爱国的。对于历史上以及当代的一些政教合一国家,爱国就是爱教,典型的是一些基督教、伊斯兰教国家,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吐蕃历史上,多位统治者都是佛教信徒,松赞干布更有法王的称号。而在日本战国时期,本愿寺的僧人为了保护寺院纷纷拿起武器,大量饱受战争之苦的平民百姓也投奔寺庙寻求庇护,由于宗教信仰加持,僧兵战斗力极为强悍,本愿寺规模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最后,竟俨然成了一方军阀,参与到诸侯混战,深刻影响了日本政治历史走向。相比较之下,中国的佛教已经相当克制,参政而从不从政,恪守佛教戒律。

佩戴念珠的日本僧兵日本僧兵

本文为小编原创,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评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译文

  • 注音

  • 感应

版权所有:法华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