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讲经功德,多少于念佛功德?
答:讲经功德亦少于念佛功德百千万倍。何以故?讲经犹如数宝,念佛犹如用宝,数宝虽多,不除贫苦,不言灭罪,不言得功德。用宝虽不多,能济身命,得功德无量,明知少于念佛功德百千万倍。又讲经如磨石,虽获少分利益,尽与他人,自损无量,为受礼拜供养,大损果报。
所以《论》云:譬如贫穷人,昼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多闻亦如是,故知讲经功德亦少于念佛功德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如《唯识论》多破计我,讲论之者,口虽说法,心多计我,不起我者,万中无一。所以《法华经》云: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由是事故,讲论不如念佛百千万倍。所以上世有惠感法师、智仁法师、蕴法师,皆舍讲论,同归念佛。
这个问答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将念佛与讲经功德做一较量,当然结论都是一样,念佛功德多于讲经功德百千万倍。当然这是在彰显念佛是往生修因,彰显念佛的不可思议修行。但是若没有法师,或没有在家大德讲经,当然有很多不识字的人,或是对佛经不容易看懂的人,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就少。所以古德说:
「有佛住世龙天喜,无僧说法鬼神愁」
当然要有法师讲经说法,流布佛法,使不识字的人,或者是对佛经看不大懂的人,能够了解佛陀所开示的真理,依教奉行,所以讲经说法是弘扬佛法,广利众生的基本方式之一。
昨晚师父也向诸位报告过了,三世十方诸佛如来广度众生的方法之一,就是讲经说法。每一部经到了经文的流通分,世尊都会劝勉佛弟子受持这部经典,受持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自己依教奉行,也为人演说。自己依教奉行就是自受用,为人演说就是他受用,为人演说就是讲经说法。所以世尊是非常鼓励佛弟子,将他所说的经典为人演说,所以讲经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
但是第二十四个问答,是因为以念佛和讲经做功德的较量,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清净报土而言,念佛是往生报土之因,讲经不是往生报土之因。所以师父在讲席之中也经常说,念佛能够往生,讲经不能往生,就是在说这个道理。讲经的法师如果将讲经的功德回向菩提、回向西方,做为往生因,也能相应第十九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九品莲中,看讲经的目的在哪里。
讲经的法师或是在家大德,如果真实讲经、认真讲经,不贪名逐利讲经,是为众生的解脱讲经,那这份讲经的心,和佛祖在利益众生讲经的心是相应的,当然有功德。所以讲经功德虽然是少于念佛功德百千万倍,但是我们不可以因为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这样说,就轻视讲经,或是念佛就好不必讲经,这样会误解两位大师的用意。两位大师是为了要弘扬净土法门,所以以念佛和各种的修行做一比较,有两两比较,当然就能显示出胜劣。犹如两个人来做比较,当然就能比较出高矮胖瘦,这是一定的道理。
「讲经犹如数宝,念佛犹如用宝。」
这个譬喻说的真好,讲经如果没照经文的道理去实践,听经的人照经文的道理去实践,这样听经的人所得到的佛法利益是比较大,所以讲经犹如数宝。在数宝物不一定能够得到,因为宝物是他人的,念佛犹如用宝,纵然宝物是他人的,可是由自己使用,就是自己所得到的利益。
「数宝虽多,不除贫苦,不言灭罪,不言得功德。用宝虽不多,能济身命,得功德无量。明知少于念佛功德百千万倍。」
数宝就犹如银行的行员,每天经手很多钱,可是他所经手的钱不是他的是客户的,所以不能将客人来银行存的钱,私下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只能算不能用。以《阿弥陀经》而言,《阿弥陀经》你读诵一遍之后,就是要根据《阿弥陀经》的教法实践一心念佛。《阿弥陀经》师父已经讲过三遍,如果我讲过《阿弥陀经》之后若没有念佛,我也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讲经犹如数宝,念佛犹如用宝。
「又讲经如磨石,虽获少分利益,尽与他人,自损无量,为受礼拜供养,大损果报。」
这个譬喻是指贪名逐利,受人礼拜供养的讲经。但是教界有不少的出家,或在家大德讲经是真心,在演讲佛法要广度众生,而且教界不少的法师讲经是真心要广度众生。但是讲经若是为了贪名逐利、追求名闻利养,就会如《念佛镜》这段文所说的:「又讲经如磨石,虽获少分利益,尽与他人,自损无量,为受礼拜供养,大损果报。」
所以有很多很有修养的法师讲经的时候,是不愿意受信众的礼拜。通常现在讲经不像在以前丛林开大座的讲经方式,不过就以师父个人而言,不管讲经或办任何活动,当为维那师若跟大家说:感谢师父讲经说法顶礼三拜,感谢得戒和尚顶礼三拜,或感恩主法和尚顶礼三拜。我一定不要让你们拜,我一定说一问讯,而且你们向我问讯,我也向你们回礼问讯。所以我不受礼拜供养,因为受礼拜供养大损自己的福报。
圣人如佛菩萨是堪受众生的礼拜供养,为什么?有道德!凡夫是不堪受人礼拜供养,为什么?没道德!师父是一位凡夫僧没道德,所以不敢受大家礼拜供养,因此无论在讲经或任何法会,我绝对不会让你们拜,我一定说一问讯,而且向你们回礼一问讯。所以你若知道佛法的修行,那我相信你会知道要如何积功累德,要如何才不会损己福报。
下面善道与道镜引用论云:
「譬如贫穷人,昼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多闻亦如是。」
有可能是《念佛镜》这本书,在唐朝时代经由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著作之后,后来抄写有了错误,因为在此说论,并没说哪一部论。我查了很多的经论,发觉这四句话并不是哪一部论所说的,是《华严经》所说的。
《华严经》云:譬如贫穷人,日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多闻亦如是。
这四句话是《华严经》之中法首菩萨以偈颂法语,回答文殊师利菩萨所提问的,而且法首菩萨所回答的偈颂法语很多,这四句话是其中一首偈颂法语而已。在还没说这首偈颂法语之前,法首菩萨向文殊师利菩萨回答,一个人如果听闻佛陀的教法而不实行,也就是只有闻法而不实践,这样就如同一个贫穷的人,日夜在算别人的宝物,自己没有半分钱。所以多闻没有用,多闻没有用是因为不实践才没有用,不是多闻佛法没有用,是因为多闻佛法不实践才没有用。
犹如诸位,你若回来听师父讲经说法,师父一定是将净土念佛的道理说给大家了解明白,让大家一心念佛。我所说的无论是《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还是《观经四帖疏》、《念佛镜》、《印光大师文钞》、《法然上人法语》,无论是任何净土经论,一定都教导大家一心念佛。你听完师父所开示的道理,回去也不念佛,这样你多闻师父所讲经的法语没有用的。就像在算别人的宝物,自己没有半分钱,也就是像银行的行员小姐,有人去存钱,她经手的钱每天有可能好几百万,甚至好几千万,甚至好几亿,但是这些钱是不是她自己的钱?不是!是别人的钱。
你要先了解《华严经》法首菩萨所说的这四句话意思,然后再来看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所说的道理,这样才不会误会。所以论云,其实是《华严经》云,师父个人私下在想,一定是当初在抄写的时候笔误了。
「譬如贫穷人,数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多闻亦如是,故知讲经功德亦少于念佛功德百千万亿倍。」
在此引用这段话四句偈,来证明讲经功德也少于念佛功德百千万亿倍。若就《华严经》经文的本意,在此引用这段话是不怎么适当的。
何以得知?如《唯识论》,多破计我,讲论之者,口虽说法,心多计我,不起我者,万中无一。
《唯识论》是唯识宗的根本教典,修学唯识宗的人当然要好好探讨《唯识论》。《唯识论》就是《成唯识论》的简称,有十卷,护法菩萨等所造作,唐朝玄奘大师所翻译的,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为《唯识三十论颂》的注释书、《唯识三十论颂》的注书,就是《成唯识论》,是法相宗也就是唯识宗所依据的重要论书之一。
唯识学无论是《唯识论》、《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颂》、《八识规矩颂》,这些论说都是在说一切万法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也就是佛陀在大乘经典所说的,一切万法从心想生。是不是一切万法真是从自己的内心而生?没错!《六祖坛经》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自性能生万法」,这样的道理确实就是唯识所说的万法唯心。
万法唯心,因为一切法从心所生,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凡夫众生妄想心生烦恼,诸佛如来真心生慈悲,体一样,用不同。诸佛如来开显自性,自性真如有慈悲、有神通、有智慧、有道力,所以诸佛如来起心动念在禅定之中,视一切众生如一子,观一切众生应以何缘得度,即现何身说何法而度之。
当年世尊在印度降生,处处时时心中在想什么事情,诸位你去看经典就知道。大乘经典说出世尊时时处处分分秒秒,心中所想的事情,就是十方的众生。哪一个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应以何种因缘得度,应以何身得度,佛陀就化何身为其说何法而度化之。佛的心就是在想这些,我们的心里有像佛陀心心念念想说,哪一个众生得度的因缘成就赶紧去度化他,有这么慈悲吗?若三不五时想到了,这样就很了不起了,对不对?对!
所以《唯识学》在说人类存在的根本之处,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第八识,是含藏识,我们的起心动念,无论是善念恶念或无记念,都含藏在阿赖耶识里面,所以阿赖耶识的种子非常的多。由于缘起而形成,或在当时又造作未来,因而展开着宇宙的一切。所以唯识宗的行者,透过唯识学的修持研究《唯识论》,研究《八识规矩颂》、《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当然就是希望体解到自心,而了解万法唯心所现,而转识成智,体证诸法的真理。
转识成智是唯识宗的行者修学的方法,同时也是目的。识是意识智是智慧,意识是生灭心,智慧是涅槃心。所以每一位诸佛如来,在因地菩萨道的修行,都已经转八识为四智,转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阿弥陀佛是如此,释迦牟尼佛也是如此,药师佛也是如此,十方诸佛莫不如此。所以唯识宗的行者转识成智,和禅宗的行者开悟成佛,和密宗的行者即身成佛都是一样的修成,和念佛的行者往生西方,都是同样了办生死。
问题是道理知道了,若没有做到有用吗?没有用!
知道没有做到,就是《华严经》所说的:「譬如贫穷人,日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多闻亦如是」。所以念佛确实是很殊胜的修行,在此善道与道镜两位大师,引用《唯识论》说:如《唯识论》多破计我,因为《唯识论》要破掉我执的修行才算成功,如果知道一切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知道了但是做不到,我执没有破掉。《唯识论》有十卷,第一卷、第二卷就在说破我执的理论,知道了和做到是两回事。诸位你我凡夫众生有我执吗?有!什么人没有?你念佛念十年、念二十年,我告诉你同样我执还在,还没有破掉。
就算你将《唯识论》十卷读到滚瓜烂熟,道理都完全了解了,我执就破掉了吗?坐在莆团上一整天都不动,身体都不动,你内心的妄念纷飞,这样就开悟了吗?开悟还没有了办生死,你以为念咒语念到音很标准你就三密相应了吗?你就即身成佛吗?我告诉你,都差解脱生死还很远,所以要破掉我执谈何容易!
「讲论之者,口虽说法,心多计我,不起我者,万中无一。」
这段话《念佛镜》的作者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说的非常的真实,讲论的人不起我执,一万个人之中没有一个人做的到。那念佛不必破掉我执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依此来说当然是念佛功德,多于讲经或讲论功德百千万倍。但是若根性很猛利的人修学唯识宗,根据《唯识论》修持,能够转八识成四智。念佛的人没有真心做好往生三法信、愿、行,这样讲经或讲论的功德,是多于念佛功德百千万亿倍。
从前面第二十一个问答开始,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以念佛和各种的修行做一个功德较量,结论都说念佛功德,多于各种修行功德百千万亿倍。我们要了解这两位大师为文的意义,千万不要误解。无论修持哪一宗,无论修持哪一法,只要能够了办生死成就菩提,站在成就道业来说功德都一样。
能够参禅参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成是成就天台宗所说的,六即佛的最后究竟即佛,也就是福慧圆满的佛陀。念佛能够念到断尽一切烦恼而成就菩提,这样念佛修行和参禅修行,功德是一样的对不对?因为通通成佛,所以重要的不是在哪一法较殊胜,哪一法较不殊胜,哪一本经较殊胜,哪一本经较不殊胜。师父一再的强调这一点,重要的就是哪一本经或哪一本论,是我们这种凡夫众生,修能成就的,哪一个法门,是我们这种凡夫众生,修能成就的,对我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诸位你说是不是?是!
念南无阿弥陀佛,是我们有能力修的,而且也修能成就的,因为很多人已经念佛成就了,在做给我们看。很多人在平时的修行和你我同样,都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所以使我们明白,念佛确实是当生成就的法门,是易行道。所以对我们而言,功德多于修持各种修行百千万倍!
同样是你念南无阿弥陀佛,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办生死,修持禅宗,不能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对你而言,念佛功德多于参禅功德百千万倍。就你个人而言,念佛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菩提,可是修密,无法三密相应、即身成佛,对你个人而言,念佛功德多于持咒功德百千万亿倍。这样来论功德的多少比较客观!念佛真的容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下面来说一个公案佐证,说理论再说公案,这样比较事理圆融。
《净土圣贤录》记载,清朝有一位高士桢,字廷三,浙江钱唐人。他的祖先历代皆居住在山阴的梅里,山阴就是现在浙江省绍兴县,因此自号为梅溪道人。年纪五十一岁的时候,有一天高士桢因为生病,进入冥府之中游历地狱。有不少的人有这种游历地狱的经验,还阳之后都很认真念佛修行。因为看尽地狱种种的酷刑,心中非常的害怕,如果你有因缘游地狱,我相信游完地狱之后,你不必听师父讲经了,你每天会很认真的念佛,我相信你也会鼓励别人认真念佛。
高士桢游历地狱,有一位地狱的冥官附嘱他说:你今天回去之后,要一心念佛,一心行善,一定能出离三界的苦海。地狱的冥官也是和说法的法师一样,鼓励人家一心念佛行善。高士桢很有善根,答应冥官的附嘱,三日之后苏醒过来,很不可思议竟然病也好了。从此之后高士桢发心念佛,行诸善法,真的听从地狱冥官的话,而且所行善点点滴滴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且辗转教人念佛。如是经过二十五年,到了七十五岁,五十一岁二十五年就七十五岁,到了临命终之前三天,自知时至,知道自己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缘已经成熟了。所以就向人说:我现在要离开生死苦恼了,奉劝世人及早修持,才不会遗憾后悔。后来果然三天后安详而往生,当时为清高宗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一七七O年。
诸位菩萨,不管你现在是多大年纪,如果晚上你回去休息的时候,梦见你在游历地狱。地狱的冥官告诉你,你赶紧回去,你的故乡在极乐世界,不是在这里,从今天回去要好好回去本愿山弥陀讲堂,念佛共修一心行善,礼拜六晚上万缘放下,回去听信愿师父说法,这样将来你一定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听冥官的话吗?要!你明天早上醒来之后,每天就是认真念佛、认真听经、认真行善,二十五年后,你要往生之前的三天就知道了,而且在临终很自在,劝人念佛修行,而自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让你用二十五年的时间,一心念佛、闻法、行善,你要吗?要,要的人请鼓掌!我也要,所以我也自己鼓掌!
这样二十五年的光阴,来一心念佛、闻法、行善,就能临终前三天,自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念佛的修行功德大不大?大!这样念佛的修行有没有殊胜?有!这样二十五年的光阴用来修行有没有价值?有!
用二十五年的光阴一心念佛,就解决生生世世没有解决的生死大业,实在很划算,这样的投资是一本万利。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做菩萨了,这样的投资是一定赢的!回来听师父讲经,不必听冥官的鼓励,听师父的鼓励就好了,因为你随时回来讲堂听师父讲经机会很多,你要去游历地狱这种机会很难。你去游历地狱,地狱的冥官也是叫你念佛也是叫你修行,师父也是叫你念佛叫你修行,这样你就听师父的话,认真去修行就好了,何必去地狱游历再听冥官的鼓励,对不对?当然!二十五年后你就自在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好不好?太好了!
高士桢这个故事带给我们这样的体会,确实对我们启发念佛信心有莫大的鼓励。下面是引用《法华经》经文,这段《法华经》的经文是原文,一字都没改。《法华经》云:
「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
一个内心我慢的人,心当然是弯曲不实。谄媚的心、我慢的心、贡高的心,都与自性不相应,都与念佛不相应,也与任何修行不相应。修学佛法尤其是老修的人,这种毛病一定不可以犯。我慢,不管出家人或在家人,在佛门若一、二十年了,佛经看几本就认为自己很行,犹如拿拂尘在云上飞来飞去,不得了,不把人放在眼里。修到最后就如师父所说的变佛棍了。
昨日佛金师才接了一通电话,某一位在家居士打电话来找师父,电话柜台接给佛金师。佛金师说话对对方是很客气:请问居士,你找信愿师父有什么事情?对方口气很不好,因为我正好在佛金师对面而已,我就是有事情才要找信愿师父。师父每天为弘法利生很忙碌,你有什么贵事请你先告诉我,真的需要请信愿师父来为你处理,我会帮你做安排。你就把电话接给他就对了,我就是有事情才要找他。请问居士:你什么大名?我何必告诉你我什么名字,我就是要找信愿师父,我又不是要找你。有这种佛棍,在家人呢!
佛金师向他表明:我是信愿师父的出家弟子,我是佛金师。信愿师父的弘法行程,与一切事务都是我在经手办理,我怎么可能任何信众打电话来我都去接电话,有可能吗?当然不可能!哪一个讲经的法师会坐在柜台,一天到晚在接信众的电话?若接信众的电话完全都不拒绝,他哪有时间可以修行?哪有时间可以研究经典?哪有时间可以讲经?一天若是接上二、三十通电话,他什么事情都不必做了!
当然每一个讲经的法师,他一定要有侍者替他处理一些其他疑难杂症的事情对不对?这是一定的!为什么你们有事情要找师父,一定要先经由佛金师?你们若是每一个人都直接来找师父,我哪里有时间可以用功修行,我光是应付疑难杂症的事就好了。别说什么疑难杂症,就说每一位生病的莲友需要师父亲自去关怀,我整天都无法做第二种事情了,更别说讲经说法对不对?当然是这样!
这种我慢心都是学佛修行久的人容易生出来,认为自己佛经懂得很多了,若来听法师讲经,都是要向法师秤斤秤两的。以为自己很行,学佛修行越久才是要越谦卑,稻穗越饱一定是越低垂。对不对?越有修行的人内心是越谦卑,谦恭自牧,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你去看法藏菩萨在修六度万行恭敬一切人,你看释迦牟尼佛,因地常不轻菩萨的修行,不敢轻视任何一位众生。现代人佛经看几本就认为自己了不起了,没将法师放在眼里,这种就是我慢高山之心,这种贡高我慢的心,听经闻法是意识的分别,做学问研究不是在落实涵养心性,所以这种人很难度,《法华经》这段经文就是在说这样的道理。
「由是事故,讲论不如念佛百千万倍。所以上世有惠感法师、智仁法师、蕴法师,皆舍讲论,同归念佛。」
当然若就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清净报土而言,是念佛修行,不管讲经或讲论,或是任何的开示,只要是为了利益众生弘扬佛法,都是了不起的功德。如果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方便化土,不管是讲经或是讲论或是开示,或者是去为亡者讲几句佛法鼓励他念佛,这个亡者肯念佛,你都有无量的功德。你将讲经说法的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成为往生因,也能相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方便化土。所以论念佛的功德,或讲经的功德多少有这番认知,那我们自然就不会误解《念佛镜》的作者,善道与道镜这两位大师所说的意思。
时间到了,向诸位报告到这里,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净土。
版权所有:法华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