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梵文网

什么是十善?

发布时间:2023-01-27 21:08:27作者:法华经梵文网
什么是十善?

什么是十善?

是佛教对世间善行的总称。它是以三种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四种语业(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及三种意业(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所组成的。又称十善道、十善业道、十善根本业道或十白业道。

就原始佛教的原义而言,十善业是世间善行的总称,是死后不堕恶趣102,往生天道的条件。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七云(大正2 #8226;273a):‘十善业迹因缘故,身坏命终得生天上。’ 《中阿含经》卷三〈伽弥尼经〉云(大正1 #8226;440b):‘此十善业道,白有白报,自然升上,必至善处。’

至大乘佛教时代,提出了‘十善为总相戒103’的说法,赋予十善更重要的意义。如《大智度论》卷四十六云(大正25 #8226; 395b):‘十善为总相戒,别相有无量戒。(中略)说十善道则摄一切戒。’

十善业,分身口意三类。身善业有三:不杀生、不盗、不邪淫,与五戒的前三相同。语善业有四: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妄语,与五戒同。

不两舌是:不存破坏他人和好的动机,不搬弄是非,不离间他人感情。世人不修口业,东家说西,西家说东,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常有两舌之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两舌灾祸,可导致无风生浪,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如能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岂有是非之争端?

不恶口是:不说粗恶的、使人难堪的语言,如呵骂、冷嘲热讽、尖酸刻薄的批评、恶意攻讦等;不说毁辱他人的话,及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常人多患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口。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供养各位一个故事,《恶口的报应》: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天,他准备了美好的饮食,虔诚地供养佛陀和僧众。佛陀受过供养,又开示一番,就领著众僧回到精舍。归来的半途,佛和僧众在河边的大树底下休息的时候,从树上跳下一只猿猴,求借佛陀的钵具。猿猴接过佛钵后,速去速来,并且在钵中盛满了甜蜜,双手恭敬奉给佛陀。佛陀接受后,又把它分施给众僧,令猿猴多得福报。猿猴看了,欢喜跳跃。过了不久,猿猴死了,转世为人,生于师质的家中。出生的时候,家里所有的食具,都满装蜜糖。师质夫妇觉得奇异,就此把他取名,叫做蜜胜。

光阴如箭,岁月宾士,一转眼,过了几年,蜜胜已长大了,他厌烦尘俗,要求父母,允许他出家,父母高兴地答应了。

得到父母的赞许后,蜜胜到祇园精舍,投佛出家。因为他前世的善因,很快证了果。

有一次,他和同修比丘们出外度化的途中,感到热渴异常,大家都想有一杯饮料。这时蜜胜比丘,将空钵向空中一掷,然后,双手去接时,钵中已盛满著佳蜜,送给众僧解渴。回到精舍时,有一位比丘,就向佛陀请教道:‘蜜胜比丘,过去修的是什么福?为什么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够方便求得蜜糖?’

佛陀答道:‘你们记得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猿猴,求借钵具,装了佳蜜,来供养佛和僧众吗?由于他的喜心施舍,死后就转生为人;由于他的诚心,供佛佳蜜,所以今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蜜。’

佛陀说过以后,比丘又问道:‘佛陀!蜜胜的前世,又是什么因缘,才堕生为猿猴呢?’

这时佛陀的四周,已围绕著很多弟子,佛陀看了看他们后,才说道:‘蜜胜会堕为猿猴,那已是五百生以前的事,也就是迦叶如来,在世的时候,有一位青年比丘,在偶然间,看见另一位比丘,跳过一条小溪,就笑他的姿态,如猿猴一样,因此犯了恶语的罪。所以他堕落为猿猴,后来他知道自己的错,曾向那比丘求忏悔,免堕地狱受苦,并因此胜缘,猿猴能遇佛得度,今生也很快证了罗汉果。’

佛陀讲完以后,诸比丘们都知道了,一句恶言,就能招来苦报,因此,大家再也不敢有戏言和恶口。因为因果是不会饶过人的。

不绮语是:不说无意义语,如诲盗诲淫、情歌艳曲、说笑撘讪,或者天南地北,言不及义。花言巧语,轻浮无礼,说不正经的话,诱人生诸邪念,或出言戏弄,胡乱开口,以为取乐,都叫做绮语。说此绮语者,不但浪费时光,而且有害身心;不仅无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业报所在,死堕恶道,生而为人,永遭轻贱。故要说合于礼仪,真实的正经话,便叫做不绮语。如能远离绮语,则心正言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也必为人所敬仰。供养各位一个故事,《宏亮的声音》:

人家做了功德,我们虽然没做,但只要随著发欢喜心,一样会有功德。相反,如果你不随喜,而生憎恶心,出口嘲笑讥讽,那以后的苦报,是不能避免的。

释迦牟尼佛在说法的时候,有一位比丘起来问佛陀道:‘佛陀!我们的世尊!善和比丘,以什么因缘,会长得那么丑陋?可是,他的声音却是那么清脆和雅?而且,在同道中,很快就获证罗汉果,请佛陀指示!’

无论什么问题,佛陀都能为大众解说。佛陀说道:‘你们要知道,善和比丘,在很久很久以前,当人的寿命有四万岁的时候,也就是拘留孙佛在世度完有缘的众生而进入涅槃后,当时的国王,得到佛陀的舍利,就招来很多土木工人,要建造一座巍峨的七层宝塔。这时,有一个工人,对同伴说:‘仅仅几粒舍利,国王为什么要建筑这么大的宝塔来供奉?这样,不是既浪费金钱,又浪费人工。’

同伴们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并劝他别多嘴。因为建塔是好事情,不要出口破坏。当宝塔快完成时,那工人又再生起轻慢心,但没有人理睬他。七层宝塔终于完成了,很多来观光的人,都同声称赞,生欢喜心。这时,那个造塔的工人,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不该对庄严的宝塔,起轻慢心。为了忏悔前罪,他办斋供众,多结善缘,并且在塔尖上,行大布施,悬挂一个金铃。

弟子们!当时起轻慢心的,就是现在的善和比丘。由于他的轻慢佛塔,所以有丑陋之身的果报。后来他能够悔改,并奉献金铃,所以今生他有和雅的声音,使听到的人都能觉得心情舒畅,感到欢欣。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中,有‘随喜功德’一个大愿。学佛的人,应该深深思考,学习菩萨的大愿,切实去做到。

十善业的重视语业,正说明了这是人类和乐共处的根本德行。人类以语言而传达彼此的情意,如人与人间,尽是些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试问人类的和乐──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何说起?语言的传达,虽说‘人口快如风’,到底还不易传播。自从有了文字,就能传远传久;加上近代发明的电话、电视等,这一世界的人类意识,更是息息相通。然而息息相通的,充满了妄语、两舌、恶口、绮语(黄色黑色等),我们现在正进入这样的世界。希望建设人类的永久和平,而违反人类的正常德行,真是缘木而求鱼了!

意善业有三:离贪欲、离嗔恚、离邪见(愚痴)。

离贪欲是:对于他人的财物、妻子(丈夫)、权位等,不起贪恋而欲得的心理,不作取得他人财、物等计画,自己安分知足,离贪欲心。不悭贪而慈心舍施——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物,但欲归我,叫做‘贪’。悭贪的人追求财、色、名、食、睡五欲,贪得无厌,不择手段,便会造出种种罪业,故要远离悭贪,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财物,把谋生得宜的钱财,用以奉养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费用外,对于贫病孤苦者,能给与同情慈济,或捐助社会福利事业,即是慈心舍施,经云:‘能舍施者,可得富贵。’但不可有贪,佛陀说‘贪多业亦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人生因贪而受苦,因贪而违法乱纪,危害他人社会,到头来自食恶果。因此,佛教乃劝人慈心舍施,以对治悭贪,离苦得乐。供养各位一个故事,《买富卖贫》:

迦旃延在阿槃提国宣化后,想回到舍卫国去听闻佛陀说法,途中,见到一位妇人手持水瓶,坐在河边大声嚎哭。尊者一见,油然生起怜悯心。他怕这个女人因什么失意的事想不开,而投水自杀。

因此,他就向前问道:‘妇人!什么事情使你伤心,要在这里嚎哭?’

‘不要你管,告诉你有什么用?’妇人哭的声音更大了。

‘妇人!告诉我,我是佛陀的弟子,我可以帮助你解决苦难的问题。’

‘你是没有办法的,你看世间上这么不平,贫富如此悬殊,我是一个苦命的穷人,一生都受苦,我给贫穷的苦难折磨得实在不想活了!’

女人说后,像要往水中跳的样子,迦旃延赶快上前一把拉住她,非常慈悲地开导她:‘妇人!你不要伤心,世间上的穷人很多,不仅是你一个人。同时,穷人并不一定是苦或不幸,富人并不一定就是快乐。你看那些拥有奴婢和田宅的富人,他们天天仍然为贪欲嗔恚的烦恼受苦。为人只要平安的生活就好,贫穷值得什么悲伤?’

女人不耐烦的挣扎著说道:‘你是一位出家的沙门,你能看得开世情,但我们不能。你要知道,我是这里大富豪的奴隶,我穷年累月做奴役,衣食不周,没有自由,而且我那黑心的主人,悭贪暴恶,没有丝毫慈心,我们做事,稍有差错,打骂交加,叫我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想到这些痛苦都是由于我的贫穷所致,怎么不叫人为穷苦悲伤呢?’

‘妇人!既然如此,你不要悲伤,我告诉你一个解脱贫穷和发财的方法。’

‘是什么方法啊?’妇人把眼泪揩拭一下,望著迦旃延。

‘这个方法很简单,你既然为贫穷而受苦,那你可以把贫穷卖给别人!’

‘贫穷可以卖给别人?’女人惊叫起来:‘你不要这么乱说,如果贫穷可以卖给人,那世间上就没有穷人了。又有什么人肯买贫穷呢?’

‘卖给我,我肯买!’ 迦旃延回答。

‘贫穷可以出卖,而且也有你买,不过,出卖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要布施!’尊者开示道:‘你要知道,人生的贫富各有因缘。贫穷的人所以贫穷,是前生没有布施和修福,富贵的人所以富贵,是前生肯布施和修福。因此布施和修福是卖贫买富的最好办法。’

女人听后,智慧开朗,她想,到了今天才明白致富之道。但她随后就苦著脸问道:‘尊者!你说得不错,我确实明白了发财的方法。不过我极其贫困,我是一无所有的人,就是我手中的水瓶,还是我那爱财如命的主人所有,你叫我怎么样布施呢?’

迦旃延把自己的钵交给女人,说道:‘布施不一定要钱的,见到别人布施,自己欢喜也可以。现在你持此钵盛水给我,作为你对我的布施!’

女人此刻真正明白布施的意义,当即依教奉行,后来她以供水功德,得生忉利天享乐。

佛法,不分贫富,是什么人都可以奉行的。

布施不一定是富人才能做,因为佛教所说的布施,并不仅是钱财,就是看见别人行施,不起嫉妒,不生嗔恨,而同生欢喜心,就此,你的功德,也和布施的人同等。

这么易做的善事,我们为什么不作呢?(摘自《佛教故事选集》第八辑)

离嗔恚是:对他不起嗔恚忿恨心,不作损害他人的设想。不嗔恚而慈忍积福——嗔恚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甚至脾气爆发,可导致杀害灾祸。常人说:‘火烧功德林’,这话是说一个人无论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发,动怒于人,以至动武打斗,发生种种不幸,因此曾做过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烧得净光。故要以慈悲容忍对治嗔恚,即所谓‘忍字上面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能忍得住片时刀,过后方知忍为高。’故要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远离嗔恚过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他大事业。

印光法师教导:‘嗔心,乃宿世之习性。今作我已死想,任彼刀割香涂,于我无干。所有不顺心之境,作已死想,则便无可起嗔矣。此即如来所传之三昧104法水,普洗一切众生之结业者,非光自出心裁妄说也。’ (《(正)复裘佩卿书二》)

‘所言嗔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皆以海阔天空之量容纳之;则现在之宽宏习性,即可转变宿生之褊窄习性。倘不加对治,则嗔习愈增,其害非浅。’ (《(正)复裘佩卿书一》)

‘嗔心一起,于人无益,于己有损;轻亦心意烦燥,重则肝目受伤。须令心中常有一团太和元气,则疾病消灭,福寿增崇矣。’ (《(正)对治嗔恚等义》)

离邪见:就是正见,正见有善恶、业报、前生后世、凡夫圣人等。意业虽是内心的,但发展出来,就会成为身语的行为。为什么有邪见?因为愚痴。所以,要多闻增智而不愚痴——愚痴是无明,迷昧,没有智慧,对事理无所明了,不能辨别是非,不信因果法则,固执邪见,无正见正信,胡作乱为。如能接受佛陀教育,听闻佛法,增进智慧,便可导入正见,做个事理明白的善人。佛经说,修般若慧以对治愚痴,使令远离邪见,是名不愚痴。供养各位一个故事,《宿 业》:

是一个晴朗的早晨,竹林精舍的比丘们刚从城里乞食回来,各人在寮房里整理衣物,忽然感到房子和地面无端地摇动起来。接著,听到外面有人传说佛陀受伤。大家不由一怔,急忙放下工作,相继赶到佛陀的住处。

佛陀端坐在房中,伤口在脚上,阿难尊者正细心地为他敷药包扎,一根沾有鲜血的木棍横卧在地上。大家都明白,一定是被木棍所伤。可是就不明白,为什么一支木棍能伤及佛陀的身体,佛陀不是有无边的神通法力吗?

佛陀的脚伤并不轻,众弟子都守侍在旁边,有不少人竟躲在人后啜泣。佛陀看著,内心很感动,微笑著安慰他们道:‘大家不必担忧,些微的创伤很快就会好的。’

‘佛陀金刚不坏的身体,为什么一根木棍能伤害呢?’有几个弟子齐声问道。

‘这就是业缘。凡是地、水、火、风四大和合的众生,都有这样的苦受。说起来已经是很多世前的事了……’

说到这里,阿阇世王也闻讯带了名医耆婆赶到,国王满面焦急,边跑边喘来至佛陀面前。

‘佛陀!伤势可要紧吗?’阿阇世王的声音在颤抖,显然,他的内心非常焦急。

‘没什么,你放心!’佛陀笑答道,一边叫他坐下,继续说道:‘当时我是个商人,有一次和朋友合伙渡海到外埠经商,我们的计画很周到,也进行得很顺利,所以不多久就赚得一大笔钱。归途中,我们的船停靠在一处港口,那是个很繁华都市。一上岸,就忘记回家,尤其是那儿的美女,我的朋友被迷惑得六神无主。这时,有个好心的船夫告诉我们,再不离开此地,危险就要降身了。原因是,这个地方每年都要遭受海啸的袭击。海啸的季节就将到来,不走,将会人财两亡。我的朋友全无动于衷,我劝他,吓他都没有用。他完全失去了理智,一味迷恋那城市和女人。船只有一只,我不能忘却道义,抛弃他,独自先走。一天晚上,我们为此争吵起来。在生命存亡的关头,我急昏了,怒火上升,顾不了许多,抓起身边的木棍向他挥打过去,他的脚被我打伤。

‘现在,你们不难知道我受伤的理由了吧?如你们说,佛陀还会受伤吗?应该知道,不会受伤的,那是佛陀的法身和报身。佛陀的应身105和众生一样,有生老病死。佛陀的神通法力虽然不可思议,但敌不过业力。种如是因,就应承受如是果,佛陀也不能违背因果法则。

‘四大假合的肉身,本来就不真实,成住坏空在所必然。一切事物的法性原是这样,顺应法性才能称佛陀。

‘不错,我已经证得真如法性成为佛陀,但现在我也是人,我由父母生养,和你们一样具有人相。佛陀的应身除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和众生并没有两样,没有什么玄奥。’

大家听佛陀这么一说,才了解业力因果最胜的道理。(摘自《佛教故事选集》第八辑)

印光法师教导我们:‘愚痴者,非谓全无知识也。乃指世人于善恶境缘,不知皆是宿业106所招,现行107所感;妄谓无有因果报应,及前生后世等。一切众生,无有慧目,不是执断,便是执常。执断者,谓人受父母之气而生,未生之前,本无有物;及其已死,则形既朽灭,魂亦飘散,有何前生,及与后世?此方拘墟之儒,多作此说。执常者,谓人常为人,畜常为畜;不知业由心造,形随心转。古有极毒之人,现身变蛇;极暴之人,现身变虎。当其业力猛厉,尚能变其形体;况死后生前,识108随业牵之转变乎?是以佛说十二因缘109,乃贯三世而论;前因必感后果,后果必有前因。善恶之报,祸福之临,乃属自作自受,非自天降;天不过因其所为而主之尔。生闭环,无有穷极;欲复本心以了生死者,舍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得也。贪嗔痴三,为生死根本;信愿行三,为了生死妙法。欲舍彼三,须修此三;此三得力,彼三自灭矣。’ (《(正)对治嗔恚等义》)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约世法论,何独不然。故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夫积善、积不善,因也。余庆、余殃,则果矣。又既有余庆余殃,岂无本庆本殃。本庆本殃,乃积善积不善之人,来生后世所得之果,当大于余庆余殃之得诸子孙者,百千万倍。凡夫不得而见,何可认之为无乎。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洪范乃大禹所著,箕子以陈于武王者,末后五福六极之说,发明三世因果之义,极其确切。宋儒谓:佛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乃为骗愚夫愚妇奉彼教之据,实无其事。断以人死之后,形既朽灭,神亦飘散。纵有剉斫舂磨,将何所施。神已散矣,令谁受生。在彼断其必无因果,而春秋传、史汉中,每有冤杀者作祟,蒙恩者报德,种种事实,悉是前贤为佛教预为骗人之据乎。既无因果,无有后世。则尧桀同归于尽,谁肯孳孳修持,以求身后之虚名乎。以实我已无,虚名何用。由兹善无以劝,恶无以惩。’ (《(续)标本同治录序》)

‘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由是罪障消灭,功德圆满,直至成佛而后已。众生常作恶因,欲免恶果,譬如当日避影,徒劳宾士。每见无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谓作善获殃,无有因果。从兹退悔初心,反谤佛法。岂知报通三世,转变由心之奥旨乎。报通三世者,现生作善作恶,现生获福获殃,谓之现报。今生作善作恶,来生获福获殃,谓之生报。今生作善作恶,第三生,或第四生,或十百千万生,或至无量无边劫后,方受福受殃者,谓之后报。后报则迟早不定。凡所作业110,决无不报者。转变由心者,譬如有人所作恶业,当永堕地狱,长劫受苦。其人后来生大惭愧,发大菩提心111。改恶修善,诵经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方。由是之故,现生或被人轻贱,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贫穷,与彼一切不如意事,先所作永堕地狱长劫受苦之业,即便消灭。尚复能了生脱死,超凡入圣。金刚经所谓:若有人受持此经,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转变由心之义也。’ (《 (正)与卫锦洲书》)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于害己。杀人之父者,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者,人亦杀其兄。善事其亲者,其子必孝。善事其兄者,其子必弟,如屋檐水,后必继前。由是观之,孝亲敬兄,爱人利物,皆为自己后来福基。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皆为自己后来祸本。人虽至愚,断无幸灾乐祸,趋凶避吉者。而究其所行,适得其反何也。以其未遇明理之人,为彼详细发挥因果报应之事理故也。天下不治,匹夫有责。匹夫何能令天下治乎。使天下之人,同皆知因识果,则贪嗔痴心不至炽盛。杀盗淫业,不敢妄作。爱人利物,乐天知命,心地既已正大光明,则前程所至,无往不是光明之域。’ (《(续)到光明之路序》)

十善业的反面,是十恶业。离十恶,行十善,实为任何人所应行的德行。

诸善业,原本是极多的,但从显见的重业来说,是十善。所以善业的根本,佛说就是十善业,是菩萨、声闻、缘觉、天、人等一切善行的根本。在佛法中,十善业是彻始彻终的德行,也是基本的修行要求,如《海龙王经》说:‘诸善法者,是诸人天众生圆满根本依处,声闻独觉菩提根本依处,无上正等菩提112根本依处。何等名为根本依处?谓十善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译文

  • 注音

  • 感应

版权所有:法华经梵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