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十善?
是佛教对世间善行的总称。它是以三种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四种语业(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及三种意业(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所组成的。又称十善道、十善业道、十善根本业道或十白业道。
就原始佛教的原义而言,十善业是世间善行的总称,是死后不堕恶趣102,往生天道的条件。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七云(大正2 #8226;273a):‘十善业迹因缘故,身坏命终得生天上。’ 《中阿含经》卷三〈伽弥尼经〉云(大正1 #8226;440b):‘此十善业道,白有白报,自然升上,必至善处。’
至大乘佛教时代,提出了‘十善为总相戒103’的说法,赋予十善更重要的意义。如《大智度论》卷四十六云(大正25 #8226; 395b):‘十善为总相戒,别相有无量戒。(中略)说十善道则摄一切戒。’
十善业,分身口意三类。身善业有三:不杀生、不盗、不邪淫,与五戒的前三相同。语善业有四: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妄语,与五戒同。
不两舌是:不存破坏他人和好的动机,不搬弄是非,不离间他人感情。世人不修口业,东家说西,西家说东,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常有两舌之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两舌灾祸,可导致无风生浪,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如能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岂有是非之争端?
不恶口是:不说粗恶的、使人难堪的语言,如呵骂、冷嘲热讽、尖酸刻薄的批评、恶意攻讦等;不说毁辱他人的话,及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常人多患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口。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供养各位一个故事,《恶口的报应》: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天,他准备了美好的饮食,虔诚地供养佛陀和僧众。佛陀受过供养,又开示一番,就领著众僧回到精舍。归来的半途,佛和僧众在河边的大树底下休息的时候,从树上跳下一只猿猴,求借佛陀的钵具。猿猴接过佛钵后,速去速来,并且在钵中盛满了甜蜜,双手恭敬奉给佛陀。佛陀接受后,又把它分施给众僧,令猿猴多得福报。猿猴看了,欢喜跳跃。过了不久,猿猴死了,转世为人,生于师质的家中。出生的时候,家里所有的食具,都满装蜜糖。师质夫妇觉得奇异,就此把他取名,叫做蜜胜。
光阴如箭,岁月宾士,一转眼,过了几年,蜜胜已长大了,他厌烦尘俗,要求父母,允许他出家,父母高兴地答应了。
得到父母的赞许后,蜜胜到祇园精舍,投佛出家。因为他前世的善因,很快证了果。
有一次,他和同修比丘们出外度化的途中,感到热渴异常,大家都想有一杯饮料。这时蜜胜比丘,将空钵向空中一掷,然后,双手去接时,钵中已盛满著佳蜜,送给众僧解渴。回到精舍时,有一位比丘,就向佛陀请教道:‘蜜胜比丘,过去修的是什么福?为什么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够方便求得蜜糖?’
佛陀答道:‘你们记得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猿猴,求借钵具,装了佳蜜,来供养佛和僧众吗?由于他的喜心施舍,死后就转生为人;由于他的诚心,供佛佳蜜,所以今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蜜。’
佛陀说过以后,比丘又问道:‘佛陀!蜜胜的前世,又是什么因缘,才堕生为猿猴呢?’
这时佛陀的四周,已围绕著很多弟子,佛陀看了看他们后,才说道:‘蜜胜会堕为猿猴,那已是五百生以前的事,也就是迦叶如来,在世的时候,有一位青年比丘,在偶然间,看见另一位比丘,跳过一条小溪,就笑他的姿态,如猿猴一样,因此犯了恶语的罪。所以他堕落为猿猴,后来他知道自己的错,曾向那比丘求忏悔,免堕地狱受苦,并因此胜缘,猿猴能遇佛得度,今生也很快证了罗汉果。’
佛陀讲完以后,诸比丘们都知道了,一句恶言,就能招来苦报,因此,大家再也不敢有戏言和恶口。因为因果是不会饶过人的。
不绮语是:不说无意义语,如诲盗诲淫、情歌艳曲、说笑撘讪,或者天南地北,言不及义。花言巧语,轻浮无礼,说不正经的话,诱人生诸邪念,或出言戏弄,胡乱开口,以为取乐,都叫做绮语。说此绮语者,不但浪费时光,而且有害身心;不仅无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业报所在,死堕恶道,生而为人,永遭轻贱。故要说合于礼仪,真实的正经话,便叫做不绮语。如能远离绮语,则心正言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也必为人所敬仰。供养各位一个故事,《宏亮的声音》:
人家做了功德,我们虽然没做,但只要随著发欢喜心,一样会有功德。相反,如果你不随喜,而生憎恶心,出口嘲笑讥讽,那以后的苦报,是不能避免的。
释迦牟尼佛在说法的时候,有一位比丘起来问佛陀道:‘佛陀!我们的世尊!善和比丘,以什么因缘,会长得那么丑陋?可是,他的声音却是那么清脆和雅?而且,在同道中,很快就获证罗汉果,请佛陀指示!’
无论什么问题,佛陀都能为大众解说。佛陀说道:‘你们要知道,善和比丘,在很久很久以前,当人的寿命有四万岁的时候,也就是拘留孙佛在世度完有缘的众生而进入涅槃后,当时的国王,得到佛陀的舍利,就招来很多土木工人,要建造一座巍峨的七层宝塔。这时,有一个工人,对同伴说:‘仅仅几粒舍利,国王为什么要建筑这么大的宝塔来供奉?这样,不是既浪费金钱,又浪费人工。’
同伴们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并劝他别多嘴。因为建塔是好事情,不要出口破坏。当宝塔快完成时,那工人又再生起轻慢心,但没有人理睬他。七层宝塔终于完成了,很多来观光的人,都同声称赞,生欢喜心。这时,那个造塔的工人,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不该对庄严的宝塔,起轻慢心。为了忏悔前罪,他办斋供众,多结善缘,并且在塔尖上,行大布施,悬挂一个金铃。
弟子们!当时起轻慢心的,就是现在的善和比丘。由于他的轻慢佛塔,所以有丑陋之身的果报。后来他能够悔改,并奉献金铃,所以今生他有和雅的声音,使听到的人都能觉得心情舒畅,感到欢欣。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中,有‘随喜功德’一个大愿。学佛的人,应该深深思考,学习菩萨的大愿,切实去做到。
十善业的重视语业,正说明了这是人类和乐共处的根本德行。人类以语言而传达彼此的情意,如人与人间,尽是些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试问人类的和乐──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何说起?语言的传达,虽说‘人口快如风’,到底还不易传播。自从有了文字,就能传远传久;加上近代发明的电话、电视等,这一世界的人类意识,更是息息相通。然而息息相通的,充满了妄语、两舌、恶口、绮语(黄色黑色等),我们现在正进入这样的世界。希望建设人类的永久和平,而违反人类的正常德行,真是缘木而求鱼了!
意善业有三:离贪欲、离嗔恚、离邪见(愚痴)。
离贪欲是:对于他人的财物、妻子(丈夫)、权位等,不起贪恋而欲得的心理,不作取得他人财、物等计画,自己安分知足,离贪欲心。不悭贪而慈心舍施——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物,但欲归我,叫做‘贪’。悭贪的人追求财、色、名、食、睡五欲,贪得无厌,不择手段,便会造出种种罪业,故要远离悭贪,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财物,把谋生得宜的钱财,用以奉养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费用外,对于贫病孤苦者,能给与同情慈济,或捐助社会福利事业,即是慈心舍施,经云:‘能舍施者,可得富贵。’但不可有贪,佛陀说‘贪多业亦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人生因贪而受苦,因贪而违法乱纪,危害他人社会,到头来自食恶果。因此,佛教乃劝人慈心舍施,以对治悭贪,离苦得乐。供养各位一个故事,《买富卖贫》:
迦旃延在阿槃提国宣化后,想回到舍卫国去听闻佛陀说法,途中,见到一位妇人手持水瓶,坐在河边大声嚎哭。尊者一见,油然生起怜悯心。他怕这个女人因什么失意的事想不开,而投水自杀。
因此,他就向前问道:‘妇人!什么事情使你伤心,要在这里嚎哭?’
‘不要你管,告诉你有什么用?’妇人哭的声音更大了。
‘妇人!告诉我,我是佛陀的弟子,我可以帮助你解决苦难的问题。’
‘你是没有办法的,你看世间上这么不平,贫富如此悬殊,我是一个苦命的穷人,一生都受苦,我给贫穷的苦难折磨得实在不想活了!’
女人说后,像要往水中跳的样子,迦旃延赶快上前一把拉住她,非常慈悲地开导她:‘妇人!你不要伤心,世间上的穷人很多,不仅是你一个人。同时,穷人并不一定是苦或不幸,富人并不一定就是快乐。你看那些拥有奴婢和田宅的富人,他们天天仍然为贪欲嗔恚的烦恼受苦。为人只要平安的生活就好,贫穷值得什么悲伤?’
女人不耐烦的挣扎著说道:‘你是一位出家的沙门,你能看得开世情,但我们不能。你要知道,我是这里大富豪的奴隶,我穷年累月做奴役,衣食不周,没有自由,而且我那黑心的主人,悭贪暴恶,没有丝毫慈心,我们做事,稍有差错,打骂交加,叫我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想到这些痛苦都是由于我的贫穷所致,怎么不叫人为穷苦悲伤呢?’
‘妇人!既然如此,你不要悲伤,我告诉你一个解脱贫穷和发财的方法。’
‘是什么方法啊?’妇人把眼泪揩拭一下,望著迦旃延。
‘这个方法很简单,你既然为贫穷而受苦,那你可以把贫穷卖给别人!’
‘贫穷可以卖给别人?’女人惊叫起来:‘你不要这么乱说,如果贫穷可以卖给人,那世间上就没有穷人了。又有什么人肯买贫穷呢?’
‘卖给我,我肯买!’ 迦旃延回答。
‘贫穷可以出卖,而且也有你买,不过,出卖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要布施!’尊者开示道:‘你要知道,人生的贫富各有因缘。贫穷的人所以贫穷,是前生没有布施和修福,富贵的人所以富贵,是前生肯布施和修福。因此布施和修福是卖贫买富的最好办法。’
女人听后,智慧开朗,她想,到了今天才明白致富之道。但她随后就苦著脸问道:‘尊者!你说得不错,我确实明白了发财的方法。不过我极其贫困,我是一无所有的人,就是我手中的水瓶,还是我那爱财如命的主人所有,你叫我怎么样布施呢?’
迦旃延把自己的钵交给女人,说道:‘布施不一定要钱的,见到别人布施,自己欢喜也可以。现在你持此钵盛水给我,作为你对我的布施!’
女人此刻真正明白布施的意义,当即依教奉行,后来她以供水功德,得生忉利天享乐。
佛法,不分贫富,是什么人都可以奉行的。
布施不一定是富人才能做,因为佛教所说的布施,并不仅是钱财,就是看见别人行施,不起嫉妒,不生嗔恨,而同生欢喜心,就此,你的功德,也和布施的人同等。
版权所有:法华经梵文网